近年來太陽能開發利用規模快速擴大,截至2017年底,全球光伏裝機總量已超過400GW。其中2017年全球光伏新增裝機約102GW,比2016年同比增長約40%。下面進行光伏發電行業發展分析。
光伏發電行業分析表示,從全國來看,中國是太陽能資源相當豐富的國家,具有發展太陽能利用事業得天獨厚的優越條件,太陽能利用事業在我國有著廣闊的發展前景。近年來我國光伏發電行業在國家政策支持下突飛猛進,其中分布式光伏發電更是狂飆突進。
2017年,中國光伏發電新增裝機為53.06GW,同比增加18.52GW,增速高達53.62%,再次刷新歷史高位。截至2017年底,中國光伏發電累計裝機達到了130.25GW,而此前太陽能「十三五」規劃的目標僅105GW,已經提前並超額完成了「十三五規劃目標」。按照目前的發展趨勢來看,預計到2020年底,中國光伏發電累計裝機將有望達到250GW。
雖然近年來我國光伏發電行業發展迅速,但也存在光伏市場存在上網電價下調、棄光限電、可再生能源補貼缺口繼續擴大等問題,並且這些問題隨著地面電站發展繼續伴隨左右,短期內這些問題也難以解決。同時,地面電站主要靠領跑者計劃拉動,本身裝機量已比較有限。在這一系列因素催生下,我國分布式光伏發電爆發。
數據顯示,2017年中國分布式光伏新增裝機19.44GW,同比增加15.21GW,增幅高達3.7倍,占總新增裝機的比重為36.64%,較2016年提升24.39個百分點,並刷新創歷史新高。此外,2017年分布式新增裝機不僅是2016年的4.7倍、2015年的14倍、2014年的9.5倍和2013年的24.3倍,還遠超2016年底的累計裝機(10.32GW)。
我國太陽能光伏產業起步較西方國家略晚,早期以太陽能電池製造為主,美國和歐盟是我國光伏產品的重要出口市場。自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爆發以來,歐美已開發國家經濟受到較大影響,導致就業率下降,貿易保護主義勢頭日益上升。在此背景下,包括光伏產業在內的中國眾多出口行業遭遇了越來越嚴重的貿易摩擦。
2012年、2013年美國和歐盟對中國光伏產品採取的巨額懲罰措施,在當時對中國光伏企業發展產生了巨大負面影響。在此背景下,大量競爭力較弱的企業退出產業。從2013年開始在我國政府和光伏企業的共同努力下,我國光伏產業迎來轉機。
憑藉良好的產業配套優勢、人力資源優勢、成本優勢以及國家的大力扶持政策,充分利用國內光伏市場崛起的機遇,通過自主創新與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相結合,我國光伏產業逐步形成了具有我國自主特色的產業技術體系,逐步成為我國為數不多的具有國際競爭優勢的戰略性新興產業。以上便是光伏發電行業發展分析的所有內容了。
更多光伏發電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光伏發電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