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發電情況來看也是創了新高,2017年我國光伏發電量首超1000億kWh,達到1182億kWh以上,同比增長超過70%,光伏發電量占全部發電量的比重由2016年的1.1%提高到1.8%。以下對光伏發電發展現狀分析。
光伏發電發展現狀分析,受上網電價調整等多重因素影響,2018-2023年中國分布式太陽能光伏發電行業市場深度分析及投資戰略研究報告表明,2017年光伏發電市場規模快速擴大,新增裝機53.06GW,同比增加18.52GW,增速高達53.62%,再次刷新歷史高位,遙遙領先於其他可再生能源;到12月底,全國光伏發電裝機達到1.3億千瓦。
2017年光伏發電新增裝機53.06GW,居可再生能源之首
光伏發電重點支持PERC技術、 N型單晶等高效率晶體矽電池、新型薄膜電池的產業化以及關鍵設備研製;太陽能熱發電重點突破高效率大容量高溫儲熱、高能效太陽能聚集熱等關鍵技術,研發高可靠性、全天發電的太陽能熱發電系統集成技術及關鍵設備。太陽能電池製造產業在政策和技術的雙重推動下,前景料可持續。現從三大方向來分析光伏發電發展現狀。
光伏發電發展現狀分析,「十三五」期間,國家將繼續開展分布式光伏發電應用示範區建設,到 2020年建成 100 個分布式光伏應用示範區,園區內 80%的新建建築屋頂、 50%的已有建築屋頂安裝光伏發電。在具備開發條件的工業園區、經濟開發區、大型工礦企業以及商場學校醫院等公共建築,採取「政府引導、企業自願、金融支持、社會參與」的方式,統一規劃並組織實施屋頂光伏工程。在太陽能資源優良、電網接入消納條件好的農村地區和小城鎮,推進居民屋頂光伏工程,結合新型城鎮化建設、舊城鎮改造、新農村建設、易地搬遷等統一規劃建設屋頂光伏工程,形成若干光伏小鎮、光伏新村。
國家鼓勵結合荒山荒地和沿海灘涂綜合利用、採煤沉陷區等廢棄土地治理、設施農業、漁業養殖等方式,因地制宜開展各類「光伏+」應用工程,促進光伏發電與其他產業有機融合,通過光伏發電為土地增值利用開拓新途徑。光伏發電發展現狀分析,探索各類提升農業效益的光伏農業融合發展模式,鼓勵結合現代高效農業設施建設光伏電站;在水產養殖條件好的地區,鼓勵利用坑塘水面建設漁光一體光伏電站;在符合林業管理規範的前提下,在宜林地、灌木林、稀疏林地合理布局林光互補光伏電站;結合中藥材種植、植被保護、生態治理工程,合理配建光伏電站。
國家將結合電力體制改革開展分布式光伏發電市場化交易, 鼓勵光伏發電項目靠近電力負荷建設,接入中低壓配電網實現電力就近消納。各類配電網企業將為分布式光伏發電接入電網運行提供服務,優先消納分布式光伏發電量,建設分布式發電併網運行技術支撐系統並組織分布式電力交易。光伏發電發展現狀分析,推行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向電力用戶市場化售電模式, 向電網企業繳納的輸配電價按照促進分布式光伏就近消納的原則合理確定。因此,太陽能光伏市場應用將呈現寬領域、多樣化的趨勢,適應各種需求的光伏產品將不斷問世, 除了大型併網光伏電站外, 與建築相結合的光伏發電系統、小型光伏系統、離網光伏系統等也將快速興起。光伏發電具有廣闊的前景並將最終占據重要的戰略地位。
隨著新能源的不斷發展和城市節能減排、綠色環保需求的日益增加,太陽能光伏建築一體化越來越成為太陽能應用發電的新潮流。目前我國光伏產業規模持續擴大,行業發展總體趨好。伴隨著我國光伏行業的進一步發展,光伏發電發展現狀預計未來幾年,光伏行業市場容量將呈現出逐年增長態勢。據預測,到2022年我國光伏累計裝機容量將達141GW。從目前我國光伏行業的發展趨勢來看,未來光伏行業投資收益率將得到進一步的提升。
更多光伏發電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光伏發電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