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上風能資源十分豐富,每年來自外層空間的輻射能約為1.5*1018kWh,產生大約4.3*1012kWh 的風能。我國已經成為全球風力發電規模最大、增長最快的市場。以下對風能布局現狀分析。
風能布局現狀分析,1-9月,全國新增核電、風電裝機比重增加。風能行業分析指出,其中,新增水電占新增總裝機的8.2%,較上年同期下降0.6個百分點;新增火電裝機比重達29.3%,較上年同期下降3.7個百分點;新增核電裝機比重4.3%,較上年同期增加1.95個百分點;新增風電占15.5%,較上年同期增加4.6個百分點;新增太陽能發電裝機占42.5%,較上年同期下降2.5個百分點。
我國風電行業的市場集中度較高。隨著我國電網建設逐步完善以及風力發電機組研發技術的不斷進步,技術成熟、銷售規模大、綜合實力強的主要廠商將通過提供風機產品的全生命周期服務等附加服務來保持合理利潤。現從四大區域來分析風能布局現狀。
(a)沿海及其島嶼地區風能豐富帶:風能布局現狀分析,沿海及其島嶼地區包括山東、江蘇、上海、浙江、福建、廣東、廣西和海南等省(市)沿海近 10 千米寬的地帶,年風功率密度在 200 瓦/平方米以上,風功率密度線平行于海岸線。
(b)北部地區風能豐富帶:北部地區風能豐富帶包括東北三省、河北、內蒙古、甘肅、寧夏和新疆等省(自治區)近 200 千米寬的地帶。風能布局現狀分析,風功率密度在200-300 瓦/平方米以上,有的可達 500 瓦/平方米以上,如阿拉山口、達坂城、輝騰錫勒、錫林浩特的灰騰梁、承德圍場等。
(c)內陸風能豐富區:風能布局現狀分析,風功率密度一般在 100 瓦/平方米以下,但是在一些地區由於湖泊和特殊地形的影響,風能資源也較豐富。
(d)近海風能豐富區:東部沿海水深 5-20 米的海域面積遼闊,但受到航線、港口、養殖等海洋功能區劃的限制,近海實際的技術可開發風能資源量遠遠小於陸上。風能布局現狀分析,不過在江蘇、福建、山東和廣東等地,近海風能資源豐富,距離電力負荷中心很近,近海風電可以成為這些地區未來發展的一項重要的清潔能源。
風能布局現狀分析,近幾年國內風電行業對質量的重視程度在提升,有穩定的質量體系保證,優良業績及品牌知名度的公司,長期來看,會獲得更好的發展。但由於國內新增風機裝機容量增速下降,且部分大型零部件的供應商的地域性較強,短期來看,零部件供應商僅靠國內業務,業績難有突出變化,所以更看好海外業務占比高的零部件供應企業。
更多風能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風能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