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4月停止生產瀝青,因煉廠上重油催化裝置,中國進口韓國瀝青數量將因此減少60-70萬噸,其他來源地的進口量預計變數不大。我國瀝青行業得到了快速發展,實現了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少到多的質的飛躍,這也為我國道路建設作出了巨大的貢獻。以下對瀝青行業前景分析。
瀝青行業前景分析,進入10月下旬,原油價格繼續上漲,瀝青價格得到一定支撐,此外道路收尾需求釋放,特別華東、華中、華南及西南等地需求較好,瀝青價格迎來本年度第三輪上漲。不過四季度北方地區已進入冬季,終端無需求,道路冬儲及其他方向的分流有限,因此12月中旬左右北方瀝青價格開始進入下跌通道。瀝青行業分析指出,截止12月18日,華東瀝青價格在2650-2720元/噸,華南瀝青價格在2800-2830元/噸,東北瀝青價格在2400-2450元/噸。
瀝青的發展規模同我們國內市場的需求相比較,中國瀝青市場仍然處於供不應求的狀態,尤其是那些高端的改性瀝青市場,在中國也是有待有才人士而發掘的,我國普通的道路瀝青生產廠家眾多,但是專業的瀝青生產廠家比較少,我們應該逐步提高專業瀝青的廠家,來彌補不斷增長的專業瀝青市場需求。現從四大優勢來分析瀝青行業前景。
根據正在實施的《國家高速公路網規劃》,我國計劃到2020年,全國高速公路規模達到8.5萬公里。而據統計,截至2013年12月下旬,我國高速公路總里程已遠超計劃,達104468公里。瀝青行業前景分析,我國龐大的公路網建設規劃,形成了對道路瀝青的巨大需求。結合安迅思息旺(ICIS C1)和海關總署的統計數據,2013年中國瀝青表觀消費量達到2398萬噸,同比寬幅上漲13%。其中國內產量2083萬噸,同比上漲12%,進口量332萬噸,同比大漲22%,創下了歷史新高,也同時推動了價格不斷攀升,超過5000元/噸的水平。可以預見,瀝青的進口依存度必將會進一步提高。
目前,市場出現的植物瀝青大都是植物油煉製後的廢棄物,約占植物油質量分數的3~5%左右。其主要成分為60~80%的脂肪酸和植物醇,油溶性與瀝青接近,主要應用於鑄造粘合劑和防水瀝青等領域,或直接作為重油填充料燃燒掉。瀝青行業前景分析,2010年國內植物油產量大約為3900萬噸,1千多家企業從事植物油加工,按照上述比例推算,植物瀝青每年產量大約為117~195萬噸。由於分布較廣,質量良莠不齊,收集和運輸成本限制,至今難以發揮使用。因此,國內專家學者大都集中在植物煉製瀝青的再開發利用上,希望從油腳中進一步提煉出一些有用的有機酸,極少從瀝青替代的角度去思考其應用,有關文章也鮮有報導。
英國專家儘管在技術上可以開發出可替代石化瀝青的植物瀝青,但由於受到原料和市場的限制,難有大的作為。相比較而言,中國擁有十分豐富的可再生植物資源,特別是秸稈作物資源,蓬勃發展的生物化工技術已經可以分解玉米秸稈中的多糖,其中一個路徑就是煉製燃料乙醇或多元醇,還有一個路徑就是多元糖類物質經過酸化或酯化處理後,可部分替代石化瀝青,達到防水卷材或道路瀝青的要求。瀝青行業前景分析,植物煉製瀝青的開發,利用澱粉質材料或玉米秸稈中的C5、C6糖經過酯化或環化處理成大分子化合物之後,添加到瀝青當中,減少瀝青的用量,達到部分替代的目的。在防水卷材的多次試驗中根據效果的要求,可以替代5~15%的石化瀝青。相比植物油腳的提煉,生物化工法煉製的可再生瀝青完全具備工業化大規模生產的要求,根據我們的測算,玉米秸稈有用的C5、C6糖大約占到其質量比重的60%左右,可直接提煉成高附加值的燃料乙醇或者多元醇,餘下30%部分可直接煉製成植物瀝青,相當於每噸玉米秸稈的18%可以煉製成植物瀝青。
瀝青行業前景分析,如果我們僅僅依靠植物油腳的綜合開發利用,是難以滿足我國石化瀝青市場需求的,因為由於單個加工企業的油腳規模均很小且分散,造成收集成本過高。但生物化工企業目前正蓬勃發展,規模日漸強大,特別是植物秸稈的綜合利用開發,就可以形成較大的單產規模和產能,滿足石化瀝青的市場需求。
瀝青行業前景分析,任何地區都是有市場機遇可挖掘的,市場千變萬化,要抓住不同市場的個性化和特殊性的東西,才能搶占先機,對於瀝青市場同樣如此。無論是高原、寒溫帶、熱帶等不同地區,還是飛機場、賽車跑道或是防水大壩,隨著道路施工要求質量不斷提升,發展適合不同氣候、不同道路建設需求的特種瀝青也是大勢所趨。
更多瀝青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瀝青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