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磚石材在我國裝修中的使用比例遠高於其他國家和地區,市場對瓷磚石材的需求達到87%,截止2018年瓷磚石材產量達到101.8億平方米。目前,我國瓷磚石材的消費主要分為3大部分。以下是瓷磚石材行業政策及環境分析。
2016年,國務院發布了近20年來首個專為建材工業度身定做的《關於促進建材工業穩增長調結構增效益的指導意見》中提到,綠色建材、無機非金屬新材料和礦物功能材料等發展滯後,是我國建材工業的「短板」,因此「十三五」將著力補短板,大力發展綠色建材,加快大宗產品升級換代。
2017年,國務院頒布了包括《促進綠色建材生產和應用行動方案》(以下稱《行動方案》)、《建材工業發展規劃(2016-2020年)》(以下稱《發展規劃》)等一系列與建材相關的政策,統一向綠色建材的生產與應用傾斜。《行動方案》指出,到2018年,綠色建材生產比重明顯提升,發展質量明顯改善。瓷磚石材行業政策及環境分析,綠色建材在行業主營業務收入中占比提高到20%,新建建築中綠色建材應用比例達到30%,綠色建築應用比例達到50%,試點示範工程應用比例達到70%,既有建築改造應用比例提高到80%。
我國瓷磚石材行業超過5000億市場規模:根據中國瓷磚石材協會對全國1410家規模以上建築陶瓷企業的統計數據,2010年-2017年,瓷磚石材企業從全年主營業務收入從2900億元增長至4354億元,複合增長率為8.47%。同期國內建築裝修裝飾工程總產值從2.28增長到3.39萬億元,複合增長率為8.26%。建築陶瓷銷售額占建築裝修裝飾總產值的比例一直在13.5%左右。瓷磚石材行業分析,2018年全國瓷磚石材行業工程總產值為3.73萬億元,對應規模以上瓷磚石材行業市場為5036億元。
隨著國家行業政策調整、環保成本提高等因素,導致了石材行業成本大幅提高,很多中國石材企業的運營成本提高了20%左右,石材漲價在所難免。瓷磚石材行業政策及環境分析,從今年3、4月份起,黃金麻、芝麻灰、芝麻黑等石材價格就一路上漲,據有關行業報導稱:「據福建漳州長泰縣林墩工業區內石材老闆介紹,自去年礦山整頓關閉開採後,現在荒 料已暴漲到每立方達1800元左右,而且礦山運費也從原來每噸17元上漲到28元不等,每車還要加收500元的車費,算下來每立方米荒料到廠價已達到2000左右,而且工廠清渣費也比以前翻番了。雖然芝麻黑去年經歷了一天一價到目前銷售價格基本穩定了下來,但是芝麻黑(G654)的價格比2016年已上漲了50%以上,給市場造成很大的壓力。」
如今,瓷磚石材行業早已實現自動化、智能化和大規模定製化生產,石材行業的生產多還以切邊師傅人工加工為主,材料出材率低,出錯率高。對業主客戶而言,交付成本高,交貨周期長,產品滿意度低,消費體驗不佳。
瓷磚行業發展至今,進入一個重大且較長的轉型期。瓷磚具有防火、防水、輻射性較小、防腐蝕、使用壽命長、易清潔等優勢。隨著房屋竣工面積增速達到最高度,未來我國瓷磚在國際市場中的比重日益擴大。以上便是瓷磚石材行業政策及環境所有內容了。
更多瓷磚石材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瓷磚石材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