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磚石材,作為最常見的家居建材,對家居裝修卻起著非常關鍵的作用。2017年受環保持續高壓的影響我國新建的瓷磚石材生產線初現大擴張;2018年在成本壓力加大的情況下行業呈現低迷態勢。以下是瓷磚石材行業產業布局分析。
我國是全球建材生產和消費的大國。建材工業不僅是國民經濟發展的支柱型基礎產業之一,其發展水平直接關乎社會、經濟和環境的協調發展。瓷磚石材行業分析,建材行業在助力國民經濟建設的同時,也在經歷著「三高一資」的陣痛,成了制約行業發展的瓶頸。當前,發展和推廣綠色建材已被提升到一個前所未有的戰略高度。
由於我國在原材料資源、勞動力等方面具有比較優勢,近年來,我國瓷磚石材行業發展迅速,產能持續擴張,已經成為世界瓷磚石材最大的生產國。數據顯示,2010-2015年,我國瓷磚石材產量增長了38.8億平方米,年均複合增長率為6.1%。瓷磚石材行業產業布局分析,2015年我國瓷磚石材產量101.5億平,同比下降1.15%;全國瓷磚石材消費量88.1億平,同比增長 4.01%,出口下滑明顯。
2016年前三個季度,我國規模以上瓷磚石材工業完成主營收入3250億元,增幅同比下降2.9個百分點;規模以上虧損企業134家,同比高出0.3個百分點。隨著行業內部變革加劇,一些積澱淺薄、資金短缺的企業被迫關閉;勉強經營的企業在「轉型」與「堅守」之間徘徊;較具實力的企業則自我變革、尋求新出路。「行業要真正轉型,必須部分石材人積極主動地退出石材行業。」原環球石材集團公司副總裁斐中陽認為,轉型升級之道,戰略就是堅持,還要與時俱進;定位就是取捨,懂舍取更要會進取。
2017年,受環保持續高壓的影響,我國瓷磚石材主產區的一些陶瓷企業產能被迫轉移,紛紛落戶生產環境更穩定、原材物料更便宜、交通區位更便捷的省份,截止至2017年3月,據媒體公開報導的數據和不完全統計,新建的瓷磚石材生產線初現大擴張,東北、山東、山西、河南、重慶、江西、新疆等地累計投資額已過百億。
2018年1月3日,第四批中央環保督察組已經完成了對8個省(區)督察意見的反饋,至此,第一輪督察對全國31個省(區、市)完成了全覆蓋。相關數據顯示,自水頭鎮召開石材行業環境專項整治推進會以來,對水頭鎮轄區內200多家「三無」石材企業和群眾反映激烈的中大型企業進行查處,採取切斷生產電源措施,強制停產。據了解,僅2-3個月的時間內,官水石一帶共關停了近400家石企,其中頗具規模的企業有一二十家。
環保大風仍在持續,此次整頓是石材行業一次大危機,但也是一個調整產業結構的契機。毫無疑問,只有走可持續發展道路,石材行業才能走得更高更遠,「環保」正是石材行業未來發展趨勢之一。瓷磚石材行業產業布局分析,環保效益與經濟效益二者缺一不可,魚與熊掌如何得兼,二者的關係如何平衡,需要當政者、施政者的考量,也需要石材人更多的思考。
隨著瓷磚石材行業越來越成熟,越來越多的模式隨之開發出來。目前越來越多的企業嘗試新的模式,以求開拓新的市場,搶占先機。部分賣場逆市提租,回籠經營成本,顯然有些不合情理,當經銷商感覺到賣場這個「菜籃子」開始長刺,讓他坐臥針氈,將會開始尋找新的終端模式,構造新的「菜籃子」。
整體來看,我國瓷磚石材行業局勢愈發明朗,在消費者的消費能力提升下, 品牌、品位、 藝術、個性將成為瓷磚石材市場的潮流。未來,在「網際網路+」的背景下,網絡作為一種重要的工具,越來越受瓷磚石材企業青睞。以上便是瓷磚石材行業產業布局分析所有內容了。
更多瓷磚石材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瓷磚石材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