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裝根據其包裝物品的物理狀態,大致可分固體、液體、氣體三大類。我國的包裝行業社會需求量大,科技含量日益提高,已成為我國國民經濟中的重要產業之一。2018年我國包裝行業實現銷售收入12140.07億元。以下是包裝行業現狀分析。
根據國家標準GB/T4122.1-1996中規定,包裝的定義是:為在流通過程中保護產品、方便貯運、促進銷售,按一定技術方法而採用的容器、材料及輔助物等的總體名稱。包裝行業分析,也指為了達到上述目的而採用容器、材料和輔助物的過程中施加一定技術方法等的操作活動。
包裝行業現狀分析,我國包裝行業經歷了高速發展階段,現在已經建立起相當的生產規模,已經成為我國製造領域裡重要的組成部分。據統計,最近六年我國包裝行業工業總產值逐年增加。2018年實現工業總產值12791億元,為近年來的最大值,同比增長12.79%。與此同時,2008-2018年,我國包裝行業銷售收入逐年增加,2018年包裝行業實現銷售收入12140.07億元,為近年來的最大值,同比增長10.86%。
此外,包裝行業下遊行業廣泛,貴金屬、鐘錶、珠寶、化妝品、高檔菸酒、保健品、食品、消費電子產品等行業近幾年穩定發展,為包裝企業的發展提供了廣闊的市場。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2017年經初步核算,全年國內生產總值827122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6.9%,我國已成為推動全球經濟增長的中心,同時也是全球最大的消費市場之一。
我國從事包裝行業的企業數量眾多,包裝行業的集中度比較低,處於市場化程度較高的充分競爭階段。根據中國包裝聯合會的統計,截至2018年末,全國包裝企業已發展到25萬餘家,其中規模以上企業3萬餘家。總體而言,我國包裝產業的自主創新能力不夠,大多數企業不具備適應市場需求的研發能力。國內包裝製造企業普遍規模較小,產品結構較為單一,在包裝產品的技術研發和製造上不能滿足日益複雜的客戶需要。行業整體創新能力的不足成為阻礙我國包裝行業發展的重要因素。
包裝行業現狀分析,目前,我國包裝行業已經形成了以長三角、珠三角、環渤海灣三個地區為重點區域的包裝產業格局。從產值分布上看,根據中國包裝聯合會的統計,上述三大地區包裝工業產值之和約占全國包裝工業總產值的60%以上。2018年我國包裝行業累計主營業務收入地區占比統計數據顯示,廣東、山東、浙江、江蘇等重點區域的包裝行業主營業務收入仍處於全國領先地位。
綜上所述,我國國民經濟的飛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物質供應越來越豐富,市場經濟特別是各類商品超級市場的普遍化,形成了對各類商品包裝用量的劇增,預計包裝行業增速有望保持在18%以上,預計我國將在2020年取代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的包裝市場。以上便是包裝行業現狀分析所有內容了。
更多包裝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包裝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