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保險市場是亞洲第二大及全球第三大保險市場。截止2018年1月我國保險公司總資產為16.91萬億元,平均同比增速高達65%,預計今年其他類投資占比將逐漸增加。以下是保險市場分析。
近五年來,保險股大幅跑贏滬深300指數。保險II指數五年年化增長29.5%,大幅跑贏滬深300年化11.3%的指數上漲。保險板塊大幅跑贏大盤的背後是行業的高成長性且盈利模式逐步改善的反饋。保險行業從投資理財型保險的大幅擴張推動行業總資產,淨資產的增長,到轉型保障型產品,依靠死差、費差穩定提高行業利潤和價值的盈利模式,股價反應了行業業績估值的雙重提升。
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我國的名義國內生產總值2012年至2016年年均複合增長率為8.33%,同期我國保險行業原保險保費收入的年均複合增長率為18.90%。保險市場分析,根據保監會公布的數據,2012年至2016年間,我國境內財產險公司原保險保費收入年均複合增長率達13.77%,我國境內人身險公司原保險保費收入年均複合增長率達21.49%。
2017年前三季度,我國產險公司原保險保費收入8589.65億元,同比增長14.37%;壽險公司原保險保費收入23799.04億元,同比增長22.05%;以業務類型劃分,產險業務原保險保費收入7961.14億元,同比增長13.43%;壽險業務原保險保費收入19815.63億元,同比增長26.18%;健康險業務原保險保費收入3842.09億元,同比增長5.33%;意外險業務原保險保費收入769.92億元,同比增長20.25%。行業整體仍然保持20%的穩定保費收入同比增長速度。
2018年1月,我國保險公司總資產為16.91萬億元,環比上升3.84%。其中壽險公司總資產13.46萬億元,環比上升1.86%,占總資產的79.62%,占比提升0.72個百分點;產險公司總資產2.48 萬億元,環比下降0.81%,占總資產的14.67%;再保險公司總資產環比下降0.28%,占比下降0.02個百分點;資產管理公司規模環比上升0.61%,占總資產規模的0.29%,占比基本保持穩定。1月行業淨資產規模1.96萬億,較年初上升。
從我國上市的六家保險公司(中國平安、中國人壽、中國太保、新華保險、中國人保和中國太平)的情況來看,另類投資的配置比例明顯增加。由於前些年處於利率下行周期,險企定期存款的比例下降,但穩健的債券類投資仍是重心,高風險的股票投資占比較低。隨著投資範圍的放寬和保險資金運用市場化程度的大幅提升,以金融理財和債權計劃為主的另類資產成為險企投資的全新側重點。
從險種劃分角度情況來看,超過80%的保費收入仍由傳統養老壽險構成,意外險在整體中所占比重仍然較小。保險市場分析,健康險所占比重在中資壽險公司中為近15%,在外資當中占比則更高,體現了近年來險企整體產品結構的多元化轉型以及消費層面的升級對行業產生的新影響。我們預期隨著時間推移健康險在人身險保費構成當中的占比有望持續提升,成為保險下一步的一個重要發力點。
展望未來一段時間,保險行業將持續回歸傳統的保險保障功能,理財型保險業務將大幅放緩或下降,財險業務將平穩發展;投資方面,保險行業將繼續重風控、調結構,保障保險資金安全前提下穩定資金收益率。在經濟增速放緩,去槓桿防風險的背景下,保險業監管也將持續加強。整體看,我國保險行業整體信用風險較低,未來一段時間行業信用風險展望為穩定。以上便是保險市場分析所有內容了。
更多保險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保險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