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大大小小有20多家專業生產顯微鏡的廠家,其中,教學類和普及型顯微鏡的生產約95%,醫療類和高端顯微鏡的生產約54%,截止2018年我國顯微鏡進口量達5.28萬台,以下是顯微鏡行業技術特點分析。
我國每年生產的顯微鏡70%左右的產量供應出口市場,在全球中低端顯微鏡市場競爭力較強。顯微鏡行業分析概括,2017年我國顯微鏡出口量為295.44萬台,同比增長10.69%;出口金額為1.46億美元,同比增長8.96%,我國顯微鏡出口量及出口額持續增長。
2017年,我國顯微鏡進口量為4.71萬台,同比下降15.44%;進口金額為2.55億美元,同比增長11.35%。顯微鏡行業技術特點分析指出,我國顯微鏡進口數量有所下降,但進口金額仍保持增長,進口數量遠低於出口數量,但進口金額卻高於出口金額,相較於國際巨頭,我國顯微鏡行業盈利水平較低。
2018年,我國顯微鏡行業的市場容量達到33億元,到2022年,我國顯微鏡行業市場容量將突破80億元,年複合增長率將達到17.1%左右。我國顯微鏡行業發展已歷70餘年,如今,國內顯微鏡品牌知名度較高的仍然是由外企生產出來的產品占據絕大多數。
顯微鏡是用於研究所謂透明與不透明各向異性材料的一種顯微鏡。這種顯微鏡的載物台是可以旋轉的,當載物台上放入單折射的物質時,無論如何旋轉載物台,由於兩個偏振片是垂直的,顯微鏡里看不到光線,而放入雙折射性物質時,由於光線通過這類物質時發生偏轉,因此旋轉載物台便能檢測到這種物體。
1、將普通光改變為偏振光進行鏡檢的方法,以鑑別某一物質是單折射(各向同性)或雙折射性(各向異性)。雙折射性是晶體的基本特性。因此,顯微鏡被廣泛地應用在礦物、化學等領域,在生物學和植物學也有應用。顯微是鑑定物質細微結構光學性質的一種顯微鏡。凡具有雙折射性的物質,在顯微鏡下就能分辨的清楚,當然這些物質也可用染色法來進行觀察,但有些則不可能,而必須利用顯微鏡。
2、雙折射性是晶體的基本特徵。因此,顯微鏡被廣泛地應用在礦物、高分子、纖維、玻璃、半導體、化學等領域。在生物學中,很多結構也具有雙折射性,這就需要利用顯微鏡加以區分。在植物學方面,如鑑別纖維、染色體、紡錘絲、澱粉粒、細胞壁以及細胞質與組織中是否含有晶體等。在植物病理上,病菌的入侵,常引起組織內化學性質的改變,可以顯微術進行鑑別。
我國系世界顯微鏡生產大國,但高端產品仍存在市場空缺我國顯微鏡行業發展缺乏技術沉澱。顯微鏡行業技術特點分析指出,20年以上經營積累的企業十分稀缺,深度精密製造及光學核心部件設計及工藝嚴重製約產業升級,具備生產高端顯微鏡的企業屈指可數,高端顯微鏡如系統顯微鏡、共聚焦掃描和超分辨顯微鏡等高端產品被徠卡顯微系統、蔡司、尼康、奧林巴斯控制著。
總的來說,我國顯微鏡行業由於需求量較大,發展速度快,但是同時行業內技術實力雄厚、資產規模大的規模以上的企業數量較少,在於國外產品競爭的同時,高端產品處於劣勢。未來,受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識的覺醒,以及國家醫療器械產業政策推動,我國顯微鏡市場將迅速膨脹,以上便是顯微鏡行業技術特點分析所有內容了。
更多顯微鏡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顯微鏡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