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我國顯微鏡出口量約為307萬台左右,市場容量達到48億元,相關專利申請數量達到近年來的峰值,為170件,預計今年產品將逐步趨於高解析度、智能數位化、一體自動化。以下是顯微鏡行業競爭分析。
根據中國儀器儀表行業協會統計,2013年至2015年我國顯微鏡出口量約為200萬台左右,年均進口5萬台左右,出口數量遠高於進口數量,但出口金額遠低於進口金額。顯微鏡行業分析指出,這反映了我國進口的顯微鏡單台平均價格遠高於出口顯微鏡,我國顯微鏡市場依賴於進口產品。
2017年,我國顯微鏡行業的市場容量將達到33億元,到2022年,我國顯微鏡行業市場容量將突破80億元,年複合增長率將達到17.1%左右。顯微鏡行業競爭分析指出,我國顯微鏡行業發展已歷70餘年,如今,國內顯微鏡品牌知名度較高的仍然是由外企生產出來的產品占據絕大多數。
目前,我國三甲醫院所使用的顯微鏡幾乎被徠卡顯微系統、蔡司、尼康和奧林巴斯壟斷。目前我國有能力開始生產顯微鏡的企業較少,如永新光學、麥克奧迪、舜宇光學等。若我國能夠製造出高性能、高可靠性的顯微鏡,無異是會面臨極大的市場機遇。
我國顯微鏡製造逐漸承接了來自歐洲和日本的產業轉移,已能生產95%的教育類和普及類顯微鏡,我國作為世界顯微鏡生產大國,大大小小20多家專業生產顯微鏡的廠家,但產品基本為教育類和普及類的顯微鏡,年營業額僅為18億元人民幣,市場競爭激烈。
顯微鏡行業競爭分析指出,世界顯微鏡產業主要布局在德國和日本,德國是以徠卡顯微系統和蔡司為代表,而日本以尼康和奧林巴斯公司為代表,上述企業占據著世界顯微鏡市場50%以上的市場份額,其發展戰略左右著顯微鏡市場的走向。自上世紀70、80年代以來,中國顯微鏡製造逐漸承接了來自歐洲和日本的產業轉移,已能生產95%的教育類和普及類顯微鏡,我國作為世界顯微鏡生產大國,大大小小20多家專業生產顯微鏡的廠家,但產品基本為教育類和普及類的顯微鏡,年營業額僅為18億元人民幣,市場競爭激烈。
目前,世界市場對顯微鏡的需求在增長,中國市場這方面的需求增長更快,超分辨顯微鏡在中國市場的增長更是超過20%。未來五年顯微鏡市場的發展在亞太地區將圍繞中國、印度、澳大利亞和中東國家。
綜上所述,顯微鏡行業屬於工具性行業,其發展不但受到上游原材料行業市場的影響,更容易受到來自其下游應用市場的影響。其主要的應用市場已經不再局限於教學研究以及醫療服務工業,開始向更加廣泛的領域擴展,如檢測行業、生物科學行業,隨著螢光顯微鏡製造技術的不斷提升,其應用領域將會得到更大的拓展,將轉向更加高精專的行業領域。以上便是顯微鏡行業競爭分析所有內容了。
更多顯微鏡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顯微鏡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