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各國對新能源開發的重視,全球矽材料產業發展迅速。2018年全球矽材料市場規模達到493億美元,我國矽材料市場規模達350億元,產品優勢愈加凸顯,進口替代效應顯著,以下是矽材料市場分析。
當前,各國政府高度重視矽材料產業的發展,如美國、日本、德國、歐盟均制定了諸如21世紀國家納米綱要、光電子計劃、太陽能電池(光伏)發電計劃、下一代照明光源計劃等新材料、新產業規劃。矽材料行業分析指出,我國政府也高度重視矽產業的發展,先後採取各種措施鼓勵、扶持矽材料產業規劃與建設。
根據矽材料市場分析數據顯示,2016年我國企業4~6英寸矽片(含拋光片、外延片)上的產量約為5200萬片,基本可以滿足國內4~6英寸的晶圓需求。國內具備8寸矽晶圓及外延片量產的企業包括浙江金瑞泓、崑山中辰(台灣環球晶圓)、北京有研總院、河北普興、南京國盛、中國電科46所以及上海新傲,合計月產能為23.3萬片。
2017年我國對8寸月需求量約80萬片,預估2020年將8寸月需求量達到750萬~800萬片,供需缺口極大。國內目前還不具備12英寸矽片的生產能力,一直依賴進口。2017年我國的月需求為50萬片,2018年月需求達110萬~130萬片。
2018年我國多晶矽產量、矽片產能、電池片產能和太陽能電池組件產能約占全球總量的48.50%、81.90%、66.00%和68.00%,其中,矽片和矽基材料占據集成電路晶圓製造材料總體的比重最大,為36.8%,在2018年以前大部分8英寸矽單晶拋光片和全部12英寸矽單晶拋光片只能依賴進口。
矽材料市場分析指出,隨著上海新晟半導體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的建立和北京有研矽材料股份有限公司12英寸矽片國產化工程的推進,12英寸晶圓矽片國產化指日可待。同時,隨著國內金瑞泓和有研矽等8英寸矽單晶拋光片的升級和擴產,國內8英寸矽片供應緊張狀態有所緩解。其次是電子氣體,占集成電路晶圓製造材料總體的14%。再次是掩膜版,占13.8%。目前40nm及以下特徵尺寸的掩膜版還需在海外加工。
國家在十三五規劃中將太陽能等新能源列為國家戰略新興產業,且十三五電力規劃中提出:2020年,太陽能發電裝機達到11000千瓦以上,其中分布式光伏6000萬千瓦以上,光熱發電500萬千瓦。隨著我國光伏發電裝機容量的迅速提升,光伏發電的應用成本對上游矽片等原材料精密加工工具機設備的加工效率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此外,矽材料也是集成電路中重要的材料。在我國,集成電路工業是信息產業的基礎和核心。目前 90%以上的晶片和傳感器是基於半導體單晶矽片製造而成,隨著集成電路市場的快速發展,矽材料的需求亦將大幅提升。
總的來說,我國矽材料產品需求較為旺盛,需求量保持了快速增長。未來,隨著我國經濟轉型的逐步推進,居民收入水平的快速提升,以及「中國製造、「一帶一路」國家戰略的穩健實施,預計矽材料消費仍將保持中高速增長,以上便是矽材料市場分析所有內容了。
更多矽材料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矽材料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