矽材料是集成電路、半導體、光伏產業中重要的材料。近幾年,我國矽材料需求持續上升,截至2018年底我國分布式光伏累計裝機容量1000萬千瓦,預計今年產能替代空間仍大。以下是矽材料行業數據統計分析。
矽材料是最主要的元素半導體材料,包括矽多晶、矽單晶、矽片、矽外延片、非晶矽薄膜等,可直接或間接用於製備半導體器件。矽材料市場分析,半導體廣泛應用於製作電晶體、集成電路、電力電子器件、光電子器件等領域,支撐著通信、計算機、信息家電、網絡技術、國防軍工以及近年來興起的光伏、LED等行業的發展。
近年來,隨著世界各國對新能源開發的重視、光伏發電技術的提高以及光伏組件、多晶矽價格下降,全球光伏產業迅猛發展,近五年年均複合增長率高達39.64%。我國光伏產業發展相對已開發國家較晚,但近年來發展速度遠快於世界平均水平。根據矽材料行業數據統計分析,2015年上半年,我國光伏裝機容量達到10182萬千瓦,光伏新裝機容量達到2440萬千瓦,同比增9%。
2016年,全球多晶矽產量為37萬噸,中國多晶矽產量19.5萬噸,占比僅為52.70%。2017年前三季度國內多晶矽產量約為17萬噸,同比增長17%。到2017年底,國內多晶矽產能將達到27萬噸,但仍有40%矽料需求需要進口產能填充,進口替代空間仍大。
在光伏組件輔材成本組成中:邊框占比27%,玻璃占比19%,背板占比17%,EVA占比12%,焊帶占比9%,接線盒占比9%,包材占比4%,矽膠占比3%。所謂輔材是不包括矽片(0.66元/W)和電池片(0.40元/W)部分的材料成本,以上材料總成本外加折舊預計總計1.22元/W。由此可見,電池板總成本在2.28元/W,銷售價格對應3.1元/W,對應整體組件毛利率水平達到26.5%。
2018年,國家將太陽能等新能源列為國家戰略新興產業,且十三五電力規劃中提出:2020年,太陽能發電裝機達到11000千瓦以上,其中分布式光伏6000萬千瓦以上,光熱發電500萬千瓦。截至2018年底,我國分布式光伏累計裝機容量1000萬千瓦,市場缺口巨大。矽材料行業數據統計分析,隨著我國光伏發電裝機容量的迅速提升,光伏發電的應用成本對上游矽片等原材料精密加工工具機設備的加工效率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目前,我國是全球最大的有機矽生產國和消費國,產能約占全球的五成,國際上的產能主要為一些跨國公司擁有。矽材料行業發展趨勢分析,近幾年國際上有機矽新增產能緩慢,中國以外的地區沒有有機矽單體的新增產能;未來幾年國際上有機矽新建產能仍寥寥無幾,利好國內有機矽企業。目前我國龍頭企業如保利協鑫、通威股份等紛紛擴產,預計2019年產能將全面釋放替代進口,自給率將大幅上升。
矽料行業屬於單晶矽/多晶矽矽片的原材料,典型的集中度高、 進入門檻高,處於進口替代未完成的環節。我國90%以上的晶片和傳感器是基於半導體單晶矽片製造而成,隨著集成電路市場的快速發展,未來矽材料的需求亦將大幅提升。以上便是矽材料行業數據統計分析所有內容了。
更多矽材料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矽材料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