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1月,我國電網投資總額為4,511億元,同比下降3.20%,新增變電容量194.90GVA,同比下降8.23%,電網工程投資降幅持續收窄。下面進行電力設備行業發展政策分析。
電力設備行業分析表示,從新增變電容量角度看,從2012年起,我國新增220kV及以上變電容量隨著上一輪特高壓及配套電網建設進入高峰開始穩步增長,而隨著我國電網的逐步完善,近年新增變電容量基本處於穩定狀態。
我們預計未來電網投資增速仍會維持在0-20%之間:一方面,電網設備會有一個更新換代周期,另外一方面,隨著以新能源汽車為代表的電能替代、新能源風電等新的能源生產消費方式的接入,都對電網提出了新的要求,未來配網、電網穩定控制等方面的投資規模將持續增加。
當前的風電和光伏裝機大部分在西部地區,因西部電網消納能力有限,在國家政策的引導下,新增裝機正在向中東部轉移。目前,東部電網接納能力尚有很大空間,但如果未來幾年風光裝機繼續增加,勢必影響電網的穩定性,通過技術升級來提高電網的穩定性和控制力並實現新能源的接納成為電網規劃的重要課題。
在柔性輸電方面,考慮到未來幾年分布式能源規模的增長,加上新能源汽車等新的用電設施的持續增加,電網的遠距離傳輸、安全穩定控制將面臨著越來越大的挑戰,柔性直流輸電、串補、無功補償等各種技術將在電網中獲得越來越大的應用。
在電力發展「十三五」規劃中,我國已向國際社會承諾2020年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達到15%左右。以太陽能、風能為代表的新能源到2020年規劃電力占比將分別從2015年0.42%、1.31%提升至1.1%和2.1%;而煤電及化石能源占比則規劃從2015年的59%、65%分別降至55%、61%。到2050年,全國電量的60%以上將靠包括可再生能源在內的非化石能源提供。
隨著未來以風、光電為代表的新能源裝機量進一步增多,電網中可再生能源在電力系統中的比例不斷提高。現行輸電體系何以應對這一發展趨勢,將棄風、棄光和棄水電量控制在合理水平,建設以達到消納高比例的可再生能源,成為電網搭建的重要發展方向。以上便是電力設備行業發展政策分析的所有內容了。
更多電力設備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電力設備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