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梅花生物進入黃原膠市場並逐步投產,市場逐漸形成了四家公司主導的競爭格局,目前四家市場占有率合計超過 80%。多重因素造成黃原膠產業競爭對手並不多,競爭對手進出的彈性不大,競爭格局相對穩定。以下對黃原膠行業趨勢分析。
受全球經濟不景氣影響,黃原膠出口已經呈現下滑趨勢,美國商務部此舉或將沉重打擊中國黃原膠出口商。2018年底,累計生產黃原膠31347噸,同比增長9.99%;價格(含稅)18000元/噸,同比上漲10.43%,實現量價齊漲。黃原膠行業分析指出,中國的黃原膠總產量達到74000噸,而全球黃原膠產量達到了約11萬噸,中國作為重要的黃原膠生產基地之一,大約占到全球總產量的67%,美國、法國、日本、奧地利也是全球重要的黃原膠生產國。
隨著產業更新換代以及人們日益增長的對於營養和食品安全的要求,黃原膠這類高價高質的食品添加劑將迎來較大的需求增長。而近年來黃原膠整體價格下跌,更是使得對食品添加劑中較為低端的增稠劑、乳化劑的替代作用增加。現從四大發展特性來分析黃原膠行業趨勢。
黃原膠的懸浮性和乳化性
黃原膠因為具有顯著性的增加體系黏度和形成弱凝膠結構的特點而經常被用於食品或其他產品,以提高O/W乳狀液的穩定。有研究人員發現只有黃原膠的添加量達到一定量後,才能得到預定的穩定作用。黃原膠行業趨勢分析,在黃原膠質量分數小於0.001%時,試驗體系的穩定性變化不大;質量分數在0.01%-0.02%時樣品底部富水層出現,但體系無明顯分層;質量分數大於0.02%時,乳狀液很快分層。只有當質量分數超過0.25%時,黃原膠才能起到提高體系穩定性的作用。
黃原膠的水溶性和增稠性
黃原膠在水中能快速溶解,水溶性很好,在冷水中也能溶解,可省去繁雜的加熱過程,使用方便。黃原膠是低濃度高黏度的食用膠。黃原膠的酸、鹼、鹽穩定性黃原膠溶液對酸鹼十分穩定,在酸性和鹼性條件下都可使用,在pH=2-12黏度幾乎保持不變。黃原膠行業趨勢分析,雖然當pH值等於或大於9時,黃原膠會逐漸脫去乙醯基,在pH值小於3時丙酮酸基也會失去,但無論是去乙醯基或是丙酮酸基對黃原膠溶液的黏度影響都很小以。即黃原膠溶液在pH=2-12黏度較穩定,所以對於含高濃度酸或鹼的混合物,黃原膠是一個很好的選擇。在多種鹽存在時,黃原膠具有良好的相容性和穩定性。它可在質量分數為10%KC1、10%CaCl2、5%Na2CO2溶液中長期存放(25℃、90d),黏度幾乎保持不變。
黃原膠的流變性
即觸變性或假塑性,黃原膠的水溶液在受到剪切作用時,黏度急劇下降,且剪切速度越高,黏度下降越快,如6r/min時質量分數0.3%的黃原膠黏度為1300mPa?s,而60/min時黏度僅為400mPa·s,還不到原來的1/3。黃原膠行業趨勢分析,當剪切力消除時,則立即恢復原有的黏度。剪切力和黏度的關係是完全可塑的。當黃原膠與納米微晶纖維素復配時,能在水中形成高強度的全天然生物膠,其觸變性變得更強。
黃原膠的熱穩定性和酶穩定性
一般的多糖因加熱會發生黏度變化,但黃原膠水溶液的黏度在10℃-80℃幾乎沒有變化,即使低濃度的黃原膠水溶液在很廣的溫度範圍內仍然顯示出穩定的高黏度。黃原膠行業趨勢分析,黃原膠溶液在一定的溫度範圍內(-4℃至93℃)反覆加熱冷凍,其黏度幾乎不受影響。通常的生物酶類或工業酶類,如蛋白酶、纖維素酶、果膠酶或澱粉酶對黃原膠沒有作用。
黃原膠行業趨勢分析,我國應加強黃原膠在醫藥學方面的研究,深入探討黃原膠的藥理作用,把黃原膠應用於各食品中,增加食 品的附加值;同時,隨著高分子技術的發展,更廣泛地研究黃原膠與其它食品膠的增效作用,了解其作用機理, 找出性質更優良、應用更廣泛的複合膠。
更多黃原膠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黃原膠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