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車燈可以分為鹵素燈、氙氣燈、LED燈、以及雷射大燈等。LED燈憑藉壽命長、耗能低、光源體積小、成本相對經濟等諸多優勢滲透率不斷提升,市場規模迅速擴張,以下是汽車車燈行業投資分析。
汽車燈具是集照明、信息交流、外觀美化等功能為一體的汽車關鍵零部件之一,對汽車的實用性、安全性和外觀有重要影響。汽車車燈行業分析指出,汽車車燈不是標準零部件,通常每一款車型的問世或換代改型都需要設計開發新的車燈。
在市場環境和政府補貼的雙重刺激下,汽車車燈上游企業產能不斷擴張,行業競爭日益激烈。汽車車燈行業投資分析指出,大多數企業通過擴大生產規模來攤薄生產成本,以壓低價格來換取市場份額,導致汽車車燈價格不斷下降。尤其部分汽車車燈廠商紛趕在大陸補助政策落幕前完成機台採購,使得大陸新機台產能加速釋出,導致全球汽車車燈產能過剩情況更趨惡化。
2015年,我國汽車車燈累計產量3918.21億隻,同比增長26.45%,主要集中在廣東、福建、江蘇、浙江、安徽等地區。其中,廣東省累計產量2739.44億隻,占全國總產量的69.92%,同比增長43.26%。2016年,全國汽車車燈累計完成約為4701.85億隻,同比增長19.99%。
2017年,我國汽車車燈市場規模突破150億元,2018年我國汽車車燈市場規模超260億元,達到了261億元。預計到2020年我國汽車車燈市場規模將達458億元。此外,汽車車燈市場受益於車燈升級更新速度加快,產品單價提升,有望獲得更高的成長速度。
我國汽車車燈市場呈現「一超多強」格局。「一超」指上海小系,由於在國內市場起步早、起點高、中方股東為上海華域汽車,主要為上海大眾、上海通用、一汽豐田等大型整車製造企業配套,市場份額領先於其他企業,顯現明顯的競爭優勢。「多強」指廣州斯坦雷、長春海拉、湖北法雷奧等外資企業和常州星宇為代表的規模較大的內資企業。
由於汽車車燈面臨產能過剩問題,且商品同質化嚴重,激烈的競爭使得商家大打價格戰;汽車車燈行業投資分析指出,此外,隨著汽車車燈專利瓶頸被打破,產品技術持續提升,材料成本快速下降,都導致LED照明產品價格不斷下降。
汽車車燈行業產能過剩與價格下降對汽車車燈行業無疑是好消息,不光是汽車車燈供應安全穩定,而且車燈製造成本也會下降。2019年,我國汽車車燈總成銷量為573.6萬套。估算2019年我國汽車車燈總成銷量約為688.9萬套。
目前,全球五大廠商占據全球車燈市場近8成份額,剩餘份額由20多家公司占據,主要供應商有德國海拉(Hella)、日本小糸(Koito Manufacturing)、法國法雷奧(Valeo)、日本斯坦雷(Stanley Electric)、義大利瑪涅蒂馬瑞利(Magneti Marelli)、美國偉世通(Visteon)等。
總的來說,汽車車燈行業沒有投資門檻,屬於競爭較為充分、市場化程度較高的行業。由於整車製造企業(尤其是乘用車企業)對零部件供應商的資質要求較高,因此汽車車燈行業競爭主要存在於行業最前端的企業之間,筆者認為國內燈企龍頭有望率先打破現有競爭格局,實現自主品牌滲透率提升,以上便是汽車車燈行業投資分析所有內容了。
更多汽車車燈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汽車車燈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