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預計我國進口玉米500萬噸,比上年度增加11.5%;比上月預測值增加100萬噸。國內玉米市場在偏弱的下游需求、臨儲玉米拍賣底價大幅調高等綜合作用下,呈現出較為明顯的漲跌相間行情。以下對玉米行業現狀分析。
2019年國內玉米產量同比下跌0.4%至2.15億噸,其中種植面積走低,單產小幅提高。一方面,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背景下,近三年來國內玉米種植面積持續走低,下降區域主要源於「鐮刀灣」非優勢產區,該區域部分籽粒玉米改種大豆、青貯等作物。但2018/19年玉米種植面積下降幅度明顯收窄,這因玉米價格上漲帶動盈利改善,優勢產區種植積極性回升。另一方面,全國玉米單產水平基本穩定,2019年同比略升0.5%至6121噸/公頃。玉米行業分析認為2019年非優勢產區仍可見大豆對玉米的替代種植,玉米種植面積仍將下滑,但空間已有限,全國玉米產量也將基本穩定。
國內玉米產量同比變動
玉米一直被人類譽為長壽食品。它具有開發高營養、高生物學功能食品的巨大潛力,因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脂肪、維生素、微量元素、纖維素而被用來做成各式菜餚,如玉米烙、玉米汁等,以及成為工業酒精和燒酒的重要原料。現從兩大市場狀況來分析玉米行業現狀。
玉米行業現狀從消費量看,我國玉米消費量呈現穩步上升的趨勢,玉米消費量從2015年份的183百萬噸增長至2019年份的226百萬噸,預計2020年份的玉米消費量將達到251百萬噸,同比增長11.1%。
玉米行業現狀從產量來看,2014-2017年我國玉米產量高於消費量,玉米產量呈現反覆波動的趨勢。2018年份我國玉米產量為216百萬噸,2019年首次出現產量不及消費量的情況;預計2020年份我國玉米產量為215百萬噸,將延續產量不及消費量的趨勢。
儘管近年我國玉米市場受國家政策限制和取消臨儲政策導致對玉米在產量、消費量和出口量方面造成了比較大的影響。此外,近期還受到中美經貿磋商和非洲豬瘟因素的干擾。然而,隨著2019年中央一號文件《關于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做好「三農」工作的若干意見》的落實,可以預見,在國家農業政策的規劃下,國內玉米生產能力還是能夠保持相對穩定推進的。
更多玉米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玉米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