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電動汽車零部件供應商收入有望增長3%。國內外汽車及零部件企業都在積極布局電動汽車市場,並且資本市場也加快進入電動汽車零部件領域。以下對新能源汽車零部件行業發展趨勢分析。
國內汽車零部件市場,2020-2024年中國新能源汽車零部件測試行業市場專題研究及投資可行性評估報告指出,外商及港澳台投資企業僅占49.25%,但其市場份額高達70%以上。可見,我國汽車零部件製造行業仍有很大提升空間。
中國汽車零部件製造行業企業性質結構情況
我國汽車零部件行業處於起步發展期,內部大部分企業作為整車廠商及其一級零部件供應商配套供應商,主要集中在長三角、珠三角與東三角、中部、京津、珠三角和西南等汽車產業集群區域。現從三大方面來分析新能源汽車零部件行業發展趨勢。
一是促進企業業績提升。新能源汽車零部件行業發展趨勢分析,2019年零部件上市公司三季度報數據顯示,方正電機營業收入同比增長32.05%,淨利潤同比增幅高達294.64%;南京奧特佳營業收入同比增長186.19%,淨利潤同比增長122.48%;成飛集成營業收入同比增長30.17%,淨利潤同比增長101%。
二是合作訂單增加。12月14日,廣西玉柴機器股份有限公司與方正電機簽訂協議,雙方將在節能和新能源汽車核心零部件領域深入合作,推進新能源汽車驅動系統的技術研究和產品開發;近日,駱駝股份及旗下新能源零部件子公司陸續與北京電咖汽車科技有限公司、中國藍天電動汽車有限公司等簽訂協議,進行新能源汽車零部件、鋰離子動力電池等的開發;5月27日,亞太股份與奇瑞新能源簽訂協議,為其提供ESC/IBS/ADAS/AEB/ACC輪轂電機樣機。
三是募資擴張產能。新能源汽車零部件行業發展趨勢分析,僅2019年上半年,南京奧特佳就銷售新能源汽車電動壓縮機6.6萬台,同比增長104.62%,為滿足需求,奧特佳在安徽滁州和安徽馬鞍山子公司建設了新的生產線;駱駝股份募資9億元投入年產7億瓦時動力鋰電池項目以及年處理15萬噸廢舊鉛酸蓄電池項目。
自主零部件與外資/合資零部件相比,具有性價比高、服務好、反應速度快等方面的優勢,同時技術差距也在逐步縮小,雖然與國際巨頭相比仍存在諸多不足,但在某些細分領域自主零部件已經開始嶄露頭角有所突破,部分優質廠商已經具備全球供貨的能力,如福耀玻璃已在北美及歐洲建立工廠、中信戴卡已成為全球最大汽車鋁製輪轂供應商,加之合資品牌主機廠面臨較大的降本壓力,零部件深度國產化進口替代之路已然開啟。
更多新能源汽車零部件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新能源汽車零部件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