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碼器是一種通過光電轉換將輸出軸上的機械幾何位移量轉換成脈衝或數字量的傳感器,全球編碼器行業產值達到200億美元,從全球機器人發展的速度看是增長了13.6%,以下是編碼器行業現狀分析。
全球編碼器的市場規模將從2019年的15億美元增長到2024年的23億美元,預測期內的複合年增長率為8.9%。編碼器行業分析指出,對高端自動化和工業4.0的需求是推動編碼器市場增長的重要因素之一。
其中,2019-2024年工業領域占編碼器市場的最大份額。工業領域將成為編碼器的關鍵最終用途部分。編碼器行業現狀分析指出,由於機器人在焊接、塗漆、組裝以及印刷電路板的拾取和放置、包裝和標籤以及其他應用中的使用越來越多,工業最終用途正在迅速增長。
HEIDENHAIN GmbH(德國)、POSITAL FRABA Inc.(德國)、Sensata Technologies(美國)、Dynapar Corporation(美國)和堡盟集團(瑞士)是編碼器市場的主要參與者。產品發布是市場參與者獲得競爭優勢的常用策略。
我國90%以上企業產權關係是明晰的,也實現了產權法人化。但實際情況表明,一方面由原國有企業或集體企業變革而來的編碼器企業雖然實行股份合作化,並沒有徹底解決產權明晰化的問題,人人都有股份反而對企業管理及決策帶來諸多負面效應。
另一方面,民營編碼器企業甚至外資企業隨著市場競爭及規模擴大,同樣面臨股份多元化問題,企業體制實際上並沒有徹底解決。編碼器行業現狀分析指出,內部結構不穩定及內耗增加,往往就是體制存在缺陷表現。
為了整治內部結構及順應市場變化,必須在企業內部建立一套強有力的責權利明確的齊心協力的企業高層運行體制以及領導層權力交替變更體制。只有這樣,才能從根本上解決人才流失及企業長遠發展所需管理人力資源,
目前,編碼器在我國OEM市場的應用比例較高,主要應用於工具機、電梯、伺服電機配套、紡織機械、包裝機械、印刷機械、起重機械等行業,以上便是編碼器行業現狀分析所有內容了。
更多編碼器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編碼器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