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碼器重點應用到伺服,電梯,工具機以及電機配套等應用領域,近十年的年均複合年增長率為8.9%,對高端自動化和工業4.0的需求是推動編碼器市場增長的重要因素之一,以下是編碼器市場規模分析。
編碼器用在電梯行業主要是轎廂的位置控制和電梯的速度控制。從編碼器行業分析數據來看,2020年比2019年我國電梯行業整個的數據增長大概10%左右。
根據編碼器市場規模數據,2020年我國PLC市場規模73億元,預計到2021年整體市場接近100億元。在全部市場中,約三分之一PLC用於運動控制,下游領域包括紡織、包裝、EMS、半導體等行業。然而,隨著運動控制要求的提升,越來越多領域的PLC運動控制器將被PC-Based控制器所取代,用於運動控制的PLC占比將逐步下滑。
從市場角度開看,不同的市場對編碼器的要求不盡相同,例如有的要求編碼器要精度更高,有的要求編碼器具有更強的堅固防護性能,有的則要求編碼器要有很好的集成開放性,有的則對編碼器的體積要求更小,這就要求市場上編碼器產品的種類要更加豐富,市場細分更加明確,適用各種需求類型的客戶。
從技術性能方面來看,未來的編碼器發展將更多傾向高精度、集成化、小型化、非接觸與網絡化數據傳送的方向發展。同時,由於冶金、港口機械、紡織機械及風力發電等行業的工作環境較為惡劣,編碼器還需要提高自身的防護能力,加大耐用性能。
三類運動控制器下游運用有一定差別。PC-Based運動控制器主要運用於半導體、機器人、包裝機械、EMS(電子製造服務)等行業,專用控制器運用於工具機、機器人、包裝機械等行業,PLC在紡織機械、包裝機械、EMS等行業運用較多。PLC運動控制器市場中,外資品牉占據絕對優勢。西門子一家獨大,占有市場超過35%的份額,緊隨其後的三菱和歐姆龍分別占比15.8%和13.1%。國內企業在PLC運動控制器領域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伺服系統主要被外資品牉壟斷,其中日系品牉約占45%,歐美品牉22%,台資品牉11%,大陸本土企業22%。編碼器市場規模指出,日系企業包括松下、安川、三菱、三洋等公司,主要是小型功率和中型功率產品;歐美系品牉包括西門子、単世力士樂、施耐德等公司,在大型伺服具有優勢地位;台資品牉主要是台達,國產品牉主要包括匯川、埃斯頓等公司,主要做中小型伺服系統。
目前,我國編碼器市場行業前三海德漢、多摩川、禹衡占據了50%的份額。下遊行業運用中,電梯一直是編碼器運用最廣的行業,占比25.9%的下游份額,其次分別是工具機(6.3%)、紡織機械(4.1%)、包裝機械(3.3%),預計未來工業機器人和電子設備製造行業運用編碼器的比重將逐步提升。
編碼器是機械設備中的一個元器材,跟著自動化程度的進步,完成信號變換現已不再是用戶的僅有需要,更高的集成度、愈加經用的商品、更豐厚的接口方法等,這些都將是編碼器走向智能化的進程,以上便是編碼器市場規模分析所有內容了。
更多編碼器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編碼器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