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芳烴產能已經突破4000萬噸/年,成為世界芳烴生產第一大國,民營芳烴成為產業主力已成定局。目前國內芳烴產業處於擴張和整合階段,部分老、舊、小裝置面臨淘汰。以下對芳烴行業現狀分析。
2018-2023年中國芳烴行業市場深度分析及投資戰略研究報告指出,國內產能低於0.60Mt/a的企業有3家,產能0.60~1.00Mt/a的企業有11家,產能高於1.60Mt/a的企業僅有大連恆力和浙江石化2家。未來幾年,民營企業配套建設的PX項目將引領中國PX的進口替代。
芳烴不溶於水,溶於有機溶劑。芳香烴一般比水輕;沸點隨芳烴分子量的增加而升高。芳烴易起取代反應,在一定條件下也能起加成反應。芳烴主要用於製藥、染料等工業。以下對三大市場狀況來分析芳烴行業現狀。
浙江石化煉化一體化項目(二期)、盛虹煉化煉化一體化項目等,預計將在2020-2024年建成投產,成為中國芳烴產能增長的主力。同時,中國石化、中國石油、中國海油以及中化集團等也將繼續擴張芳烴產能,多個芳烴項目預計也將在2020-2024年建成投產,成為中國芳烴產能增長的重要力量。預計到2024年,中國芳烴產能將突破50.00Mt/a,將對進口貨源形成巨大衝擊。
芳烴(苯、甲苯、二甲苯)是重要的有機化工原料,其產量和規模僅次於乙烯和丙烯。對二甲苯(PX)則是近年來在芳烴產品中最受關注,2009年國內對二甲苯(PX)新增產能預計達到214萬噸,並且是產量增長最快的產品。伴隨精對苯二甲酸(PTA)需求的增長,原料PX的消費量也不斷增長。我國對二甲苯產量已從1995年76.04萬噸、1997年102.92萬噸、2000年12703萬噸增加到2001年145.42萬噸。至2005年我國對二甲苯(PX)消費量已達384.1萬噸,自2000年以來年均增長率高達21.5%。儘管2005年我國PX產量為223.3萬噸,較2004年的188萬噸增長18.8%,但仍與實際消費需求相距甚遠。因此,國內PX供應日趨緊張,進口依存度已從2000年的14.0%上升至2005年的41.9%。
近年,中國芳烴市場的情況在起變化,正在由進口變為出口,已促使公司想辦法增加國內的銷售量。2007年到2009年三年期間,芳烴基地建設了具有國家級水平的研發機構8個;引進和轉化重大科技成果50項;先後突破了仿生催化氧化、1,4-環己烷二甲醇工業化生產、1,3-丙二醇工業化生產、尼龍66鹽綠色生產工藝、聚酯納米改性等八項關鍵技術;建設了國內最大的特種聚酯、尼龍樹脂、特種纖維與製品等生產研發基地和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工程塑料生產研發基地以及國內首家二氧化碳綠色產業基地。
芳烴產品的巨大需求缺口讓亞洲、中東、北美等許多國家看到了機會,紛紛上馬新裝置、尋求新原料,擴大芳烴產能,提高芳烴產量,彌補市場缺口。經濟快速發展的亞洲地區是芳烴需求的主要地區。近兩年來中國、日本、韓國等亞洲國家,紛紛擴大芳烴產能。
更多芳烴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芳烴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