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報告大廳![登錄] [註冊]
您當前的位置:報告大廳首頁 >> 行業分析 >> 染料及顏料行業分析報告 >> 鈦白粉發展趨勢分析

鈦白粉發展趨勢分析

2021-04-14 10:25:50報告大廳(www.chinabgao.com) 字號:T| T

  海外四大鈦白粉企業除科慕銷量上漲5%外,特諾、泛能拓、康諾斯三家上半年銷量分別下降12%、11%和14%,四家海外大廠銷量總體下滑。鈦白粉與高鈦粉都是一種重要的無機化工顏料,尤其是改性包覆下在塗料、油墨、造紙、塑料橡膠、化纖、陶瓷等工業中有重要用途。以下對鈦白粉發展趨勢分析。

  剛剛過去的2020年,中國鈦白粉市場經歷了冰火兩重天,年底以牛氣沖天,熱鬧非凡收官。從元月開始,各大鈦白粉生產企業每月準時、準點發漲價函給客戶和市場,2019-2023年中國鈦白粉市場專題研究及投資可行性評估報告指出,2020年元月,華東地區鈦白粉市場均價在14600元/噸附近,伴隨著新冠疫情猛烈暴發並席捲全球,市場對鈦白粉的需求崩盤式下滑。

  國內鈦白粉行業產能區域分散,全國各地均有分布,其中大量中小企業集中在缺乏資源優勢的東部地區。而我國鈦礦資源主要集中於西南地區,整個行業還處於較為分散的發展時期。現從四大趨勢來分析鈦白粉發展趨勢。

  加大頂端產品研發

  20多年來,儘管我國鈦白粉行業在生產及裝備技術、產品品質研發等方面取得長足進步,但與國際大公司相比,無論是在產品品牌的知名度還是質量內涵方面都還存在不小差距。在國內市場,大型企業的產品雖有一定知名度,但這只是相比於以往或小微企業而言,而且其大都也只能應用於中端或中高端以下領域。高級汽車、高鐵列車、遠洋貨櫃等頂端領域用鈦白粉產品仍然還依靠進口。在國際市場,中國出口的鈦白粉產品主要還是應用於中低端領域,僅部分可配用於中高端領域。自2009年起,中國鈦白粉的總體規模已高居世界第一。在如今開放的全球經濟一體化年代,高質量才是未來發展的主旋律,這裡的高質量特指產品的品質和品牌,單靠數量和低價格打天下的傳統做法早已成為歷史。

  確保氯化法原料供應

  生產工藝向氯化法轉移是近30年來國際鈦白粉工業的發展趨勢之一。相對於硫酸法工藝,氯化法產品品質更優異。2019年以前,我國氯化法產量占比始終為2%~5%;生產企業原先有4家,2018年縮減為2家。2019年,中國的氯化法工藝取得實質性進步:龍蟒佰利聯在完成一期10萬噸/年產能的基礎上,年底又實現了二期20萬噸/年項目第一條生產線的竣工投產,使公司氯化法產能達到30萬噸/年,在收購雲南新立鈦業後,總產能達到36萬噸/年。另外,中信鈦業在已具有6萬噸/年氯化法產能的基礎上,擴能6萬噸/年新生產線已動工建設;山東魯北化工旗下的山東祥海資源科技有限公司6萬噸/年生產線已動工建設;四川宜賓天原海豐和泰有限公司5萬噸/年生產線已投產,隨後將實施第二條5萬噸/年生產線的建設。

  提高產業集中度

  生產商越來越少、單個生產商規模越來越大是世界鈦白粉工業另一個發展趨勢。在我國鈦白粉行業,隨著大型企業的快速發展,地位不斷得到鞏固,行業產能集中度不斷提高,但洗牌效應短期內仍難以呈現。據了解,目前,世界上除中國以外的鈦白粉生產商共有17~18個,總產能400萬噸/年,其中前5名的科慕、特諾、泛能拓、康諾斯、石原綜合產能為360萬噸/年,占比90%。而從國內來看,2019年,中國前5名生產商產能占比為50%;前10名占比為67.6%,這與國外顯然有很大差距。

  注重環保和清潔生產

  經過20餘年的高速發展,我國鈦白粉行業已取得了巨大成就,其下階段發展目標,一是在已有基礎上進一步提升和完善;二是要特別注重環保和清潔生產,向廢副綜合利用和低排放甚至零排放方向努力。當前尤其要關注低濃度酸性廢水和中低濃度廢酸的淨化處理及回用;以及這部分廢水廢酸未實現淨化處理和回用之前,只能用石灰/電石渣等鹼性物質中和處理所產生的污泥的資源化利用,這是實現綠色產業至關重要的一環。

  近年,我國鈦白粉退出產能達到36萬噸,均為硫酸法工藝。後續新增產能大多是氯化法工藝,預計山東東佳 6 萬噸、中核鈦白20萬噸和龍蟒佰利20萬噸/年氯化法項目預計先後投產。目前在建及擬建的產能中,以氯化法產能為主,其中硫酸法裝置新產能僅37萬噸,而氯化法新產能達到98萬噸。

(本文著作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書面許可,請勿轉載)
報告
研究報告
分析報告
市場研究報告
市場調查報告
投資諮詢
商業計劃書
項目可行性報告
項目申請報告
資金申請報告
ipo諮詢
ipo一體化方案
ipo細分市場研究
募投項目可行性研究
ipo財務輔導
市場調研
專項定製調研
市場進入調研
競爭對手調研
消費者調研
數據中心
產量數據
行業數據
進出口數據
宏觀數據
購買幫助
訂購流程
常見問題
支付方式
聯繫客服
售後保障
售後條款
實力鑑證
版權聲明
投訴與舉報
官方微信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