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我國汽車需求指數2022年4月為72.6,中國汽車產業仍處於普及期,未來還有較大增長空間。自新中國成立以來,汽車工業就擺在國家層面政策上,汽車行業也被視為國家支柱性行業。以下對汽車行業發展前景分析。
2021年,我國汽車產銷分別完成2608.2萬輛和2627.5萬輛,同比分別增長3.4%和3.8%,結束了2018年以來連續三年的下降局面。中國汽車產業出口實現了歷史性跨越,正在邁入全球化發展新階段。2022-2027年中國汽車行業重點企業發展分析及投資前景可行性評估報告指出,2022年我國汽車總銷量預計達到2750萬輛,同比增長5%左右。
5月疫情對汽車市場的影響會減小,前期疫情抑制的購車需求會有所釋放。近期疫情防控形勢有所好轉,吉林等疫情防控重點區域逐漸解封,居民不再需要居家隔離,疫情的緩解促進消費者進店看車人數增加。現從四大方向來分析汽車行業發展前景。
隨著國民經濟總量的持續增長以及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居民收入持續增加將會推動消費結構升級。在此過程中,汽車消費的帶動作用依然存在,家庭以便攜出行、自駕旅遊為目的的購車,都會帶動汽車行業的發展。目前,中國全國汽車保有量大約在2.6億輛左右,千人汽車保有量從原來不到10輛快速增長到180多輛,達到全球平均水平。目前已開發國家千人汽車保有量總體在500-800輛的水平,考慮到人口規模、區域結構和資源環境的國別差異,中國未來隨著居民收入不斷提高,消費不斷升級,城市化逐步推進,千人汽車保有量仍然還有較大的增長空間。
隨著中國消費者對汽車品質要求的提高以及整體需求的多元化,中國乘用車市場已經進入多元化、個性化的發展階段。汽車生產商為保持其競爭優勢,適應客戶需求,不斷加快汽車更新換代的速度。全新車型開發周期已由原來的4年左右縮短為1-3年,改款車型由原來的6-24個月縮短至4-15個月。據統計,2019年中國汽車品牌廠商共註冊了2881個新車型,汽車車型更新換代速度加快以及新車上市後的持續升級改款需求,為汽車行業提供了市場空間。
隨著全球性能源短缺、氣候異常和環境污染等問題日益突出,各國加強了對可再生能源產業發展的重視和扶持。新能源汽車既是解決能源環境制約的重要途徑,也是提升國家汽車產業競爭力的著力點。中國將新能源汽車產業列為戰略新興產業之一,出台了全方位激勵政策,從研發環節的政府補助、生產環節的雙積分,到消費環節的財政補貼、稅收減免,再到使用環節的不限牌不限購,運營側的充電優惠等,幾乎覆蓋新能源汽車整個生命周期。
在競爭日益激烈的市場環境中,全球化採購、全球化生產、全球化市場的「全球化」策略已成為各大汽車整車廠、跨國大型一級供應商的主流戰略。世界各主要汽車製造廠商深度涉足中國市場,將中國汽車市場看作其全球戰略的重要一環。這為中國汽車上下游企業融入汽車產業鏈的全球分工,分享全球市場的紅利提供更多的發展機遇。
我國當下汽車需求受眾人均收入水平狀況仍然較低,因此低檔汽車市場的銷售量較大。國內市場促進汽車產業發展,全球主要經濟體都開始在汽車產業上進行大規模的戰略布局。隨著疫情的逐漸控制,汽車行業整體也出現轉機。
以上就是汽車行業發展前景的大致介紹了,如需進一步了解更多相關行業資訊可點擊中國報告大廳進行查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