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報告大廳![登錄] [註冊]
您當前的位置:報告大廳首頁 >> 行業分析 >> 投資行業分析報告 >> 2023年融資擔保行業政策:政策促進融資擔保市場資金融通

2023年融資擔保行業政策:政策促進融資擔保市場資金融通

2023-03-16 11:58:06報告大廳(www.chinabgao.com) 字號:T| T

  中國報告大廳網訊,融資擔保發展不可替代,政策促進融資擔保市場資金融通。當前,我國基本形成「國家融資擔保基金—省級再擔保機構—市縣融資擔保機構」三級構架的政府性融資擔保體系。各級財政部門通過資本金投入、建立風險分擔機制等方式,對融資擔保公司提供財政資金支持。以下對2023年融資擔保行業政策分析。

  2023-2028年中國融資擔保行業運營態勢與投資前景調查研究報告從代償規模來看,代償規模較大的擔保公司分別為安徽省信用擔保集團有限公司和中合中小企業融資擔保股份有限公司,應收代償款分別為12.73億元和12.99億元,安徽省信用擔保集團有限公司業務屬性偏政策性,扶持小微企業和「三農」,在宏觀經濟下行的背景下,代償規模偏高;中合中小企業融資擔保股份有限公司代償偏高主要系產業債擔保客戶代償規模增加所致。未來在宏觀經濟下行壓力較大的背景下,金融擔保機構代償壓力仍較大。

2023年融資擔保行業政策:政策促進融資擔保市場資金融通

  融資擔保是破解小微企業和「三農」融資難融資貴問題的重要手段和關鍵環節,對於穩增長、調結構、惠民生具有重要作用。為主動適應融資擔保行業改革轉型要求,促進行業加快發展,更好地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大局。現從四大發展意見來分析2023年融資擔保行業政策。

  一、發揮政府支持作用,提高融資擔保機構服務能力

  (一)大力發展政府支持的融資擔保機構。

  以省級、地市級為重點,科學布局,通過新設、控股、參股等方式,發展一批政府出資為主、主業突出、經營規範、實力較強、信譽較好、影響力較大的政府性融資擔保機構,作為服務小微企業和「三農」的主力軍,支撐行業發展;支持專注服務小微企業和「三農」、有實力的融資擔保機構開展兼併重組,發揮資本、人才、風險管理、業務經驗、品牌等方面的優勢,做精做強,引領行業發展;以開展小微企業和「三農」融資擔保業務為標準,加大扶持力度,支持融資擔保機構擴大業務規模。

  (二)加強融資擔保機構自身能力建設。

  融資擔保機構是行業發展的基礎和關鍵,要加強自身能力建設,按照信用中介的內在要求,經營好信用、管理好風險、承擔好責任,提升實力和信譽,做精風險管理;堅守融資擔保主業,發展普惠金融,適應網際網路金融等新型金融業態發展趨勢,大膽創新,積極探索,為小微企業和「三農」提供豐富產品和優質服務,促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發揮「接地氣」優勢和「放大器」作用,為客戶提供增值服務,提升客戶價值,形成獨特核心競爭力。

  二、發揮政府主導作用,推進再擔保體系建設

  (一)加快再擔保機構發展。

  研究設立國家融資擔保基金,推進政府主導的省級再擔保機構基本實現全覆蓋,構建國家融資擔保基金、省級再擔保機構、轄內融資擔保機構的三層組織體系,有效分散融資擔保機構風險,發揮再擔保「穩定器」作用。

  (二)完善再擔保機制。

  發揮政府政策導向作用,研究論證國家融資擔保基金通過股權投資、技術支持等方式,支持省級再擔保機構發展。各省(區、市)人民政府要按照政府主導、專業管理、市場運作的原則,推動省級再擔保機構以股權投資和再擔保業務為紐帶,構建統一的融資擔保體系;完善再擔保機制,提升轄內融資擔保機構的管理水平和抗風險能力,統一管理要求和服務標準,擴大小微企業和「三農」融資擔保業務規模。

  (三)改進完善對政府性融資擔保和省級再擔保機構的考核機制。

  對政府性融資擔保機構,地方各級人民政府要結合當地實際降低或取消盈利要求,重點考核小微企業和「三農」融資擔保業務規模、服務情況;對省級再擔保機構,堅持保本微利經營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在可持續經營前提下,著力降低融資擔保和再擔保業務收費標準。

  三、政銀擔三方共同參與,構建可持續銀擔商業合作模式

  (一)建立政銀擔三方共同參與的合作模式。

  各省(區、市)人民政府要發揮作用,加大投入,積極探索適合本地區實際的政銀擔合作機制,鼓勵有條件的地方設立政府性擔保基金,實現小微企業和「三農」融資擔保風險在政府、銀行業金融機構和融資擔保機構之間的合理分擔;推動以省級再擔保機構為平台與銀行業金融機構開展合作,對銀行業金融機構擔保貸款發生的風險進行合理補償,推動建立可持續銀擔商業合作模式。

  (二)完善銀擔合作政策。

  銀行業金融機構要根據政策導向,按照商業可持續、風險可防控原則,主動對接,簡化手續,積極擴大、深化銀擔合作;在與省級再擔保機構達成的合作框架下,對合作的融資擔保機構,按照市場化原則,提供風險分擔、不收或少收保證金、提高放大倍數、控制貸款利率上浮幅度等優惠條件;改進績效考核和風險問責機制,提高對小微企業和「三農」融資擔保貸款的風險容忍度。對銀行業金融機構不承擔風險或者只承擔部分風險的小微企業和「三農」融資擔保貸款,可以適當下調風險權重。

  (三)優化銀擔合作環境。

  中國融資擔保業協會、中國銀行業協會要在有關部門指導下,加快開展融資擔保機構信用記錄工作;銀行業金融機構、再擔保機構要根據信用記錄,對合作的融資擔保機構進行差異化管理,提高風險控制水平;銀行業金融機構、再擔保機構、融資擔保機構要充分利用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促進銀擔合作穩健發展。

  四、有效履行監管職責,守住風險底線

  (一)加快監管法治建設。

  融資擔保業務監管部際聯席會議要加強制度建設,推動《融資擔保公司管理條例》儘快出台,完善融資擔保監管法規體系;加大監管指導和監督力度,切實維護監管法規政策的統一性、權威性,確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加強行業基礎設施建設,建立統一的行業信息報送和監測系統,加強對重點地區和領域風險的監測和預警;對監管部門履職情況進行評價,指導地方人民政府及時妥善處置風險事件;對失信、違法的融資擔保機構建立部門動態聯合懲戒機制。

  (二)明晰地方監管責任。

  各省(區、市)人民政府作為監管責任主體,要重視監管工作,加強人力、物力、財力等監管資源配備;處理好發展與監管的關係,一手抓發展,一手抓監管,兩手都要硬。地方監管部門要創新監管機制和手段,積極探索實施分類監管,推進監管信息化建設,加強部門間信息互聯共享和監管協同,提高監管有效性;對於轄內融資擔保重大風險事件,要及時上報,妥善處置,堅決守住不發生區域性系統性風險的底線。

  (三)加強行業自律和人才建設。

  中國融資擔保業協會要加強行業自律建設,積極承擔部分行業管理職能,在行業統計、機構信用記錄管理、行業人才培養和文化建設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為行業監管提供有效補充;制訂科學合理的人才培養、儲備和使用的戰略規劃,研究制定從業人員管理制度,提高人員素質,推進隊伍建設。

  我國融資擔保行業監督管理不到位,意見立足我國國情,頒布一系列融資擔保政策扶持產業發展。時下,融資擔保成為普惠金融體系重要構成部分,對於發展普惠金融,促進資金融通,特別是解決小微企業和「三農」融資難融資貴問題具有重要作用。隨著國家對中小企業的支持加大,政策的傾斜,普惠金融的提出,以及由政府牽頭的建立的囊括市,縣的擔保體系的完整,融資擔保行業迎來發展春天。

(本文著作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書面許可,請勿轉載)

融資擔保熱門推薦

報告
研究報告
分析報告
市場研究報告
市場調查報告
投資諮詢
商業計劃書
項目可行性報告
項目申請報告
資金申請報告
ipo諮詢
ipo一體化方案
ipo細分市場研究
募投項目可行性研究
ipo財務輔導
市場調研
專項定製調研
市場進入調研
競爭對手調研
消費者調研
數據中心
產量數據
行業數據
進出口數據
宏觀數據
購買幫助
訂購流程
常見問題
支付方式
聯繫客服
售後保障
售後條款
實力鑑證
版權聲明
投訴與舉報
官方微信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