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近年來,物流行業作為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撐,其數位化轉型成為提升效率、降低成本的關鍵。2025年,國家發展改革委等部門發布通知,選取16個城市開展物流數據開放互聯試點工作。這一舉措旨在破除「信息孤島」和「數據煙囪」,打通政府部門、企業及各類運輸系統之間的數據壁壘,推動物流行業的智能化發展。
《2024-2029年中國物流行業發展趨勢分析與未來投資研究報告》指出,試點工作的核心目標是通過創新物流數據交互模式,打造一批具有代表性的示範項目,探索建立公益性和市場化相結合的多層次物流數據開放互聯機制。同時,建立健全物流數據分類及交換應用標準規範,形成物流公共數據共享開放清單,以在全國範圍內推廣應用。
本次試點覆蓋東中西部典型區域,選取了16個城市,包括天津、唐山、寧波、金華、合肥、臨沂、鄭州、洛陽、武漢、宜昌、廣州、海口、重慶、成都、烏魯木齊和霍爾果斯。試點任務主要包括:
多式聯運數據開放互聯
推進單證可信流轉、貨物全程追溯和物流數據標準化,圍繞多式聯運「一單制」「一箱制」服務模式,打通海關、港口、鐵路、公路、水運、航空、貨代、車隊等多域數據。
製造業、商貿業與物流業數據融合應用
推進供應鏈上下游數據交換和融通應用,打破製造業、商貿業等貨主企業與政府部門、物流企業等之間的信息共享瓶頸,實現物流信息系統的無縫對接和全程追蹤。
國際物流數據綜合服務
探索跨境數據融合應用的實施路徑,圍繞中歐班列、陸海新通道等國際物流大通道,打通樞紐節點、海關、海事、貨代、鐵路企業、船公司、班列公司、機場公司、全球航運業務網絡等業務系統數據,推動國際物流全程追蹤和降本增效。
國家物流樞紐間數據互聯共享
推進國家物流樞紐、國家綜合貨運樞紐間數據互聯互通和共享使用,重點圍繞航空、鐵路等通道服務業務,推進服務產品信息、方位信息、場站能力信息等多維數據聯通,實現樞紐間業務協同、規則聯動、運行協作。
2025年,物流行業在數位化轉型方面邁出了關鍵一步。物流行業發展趨勢分析指出,通過數據開放互聯,物流行業不僅能夠優化資源配置,還能顯著降低全社會物流成本。試點工作的推進,將為物流行業的智能化、個性化服務提供新的思路和路徑。
物流數據開放互聯試點工作的開展,標誌著物流行業在數位化轉型方面取得了重要進展。通過破除「信息孤島」和「數據煙囪」,物流行業將實現更高效的數據交互和資源優化配置。這一舉措不僅有助於降低物流成本,還將推動物流行業的創新發展,為未來物流行業的智能化轉型奠定堅實基礎。
更多物流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物流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