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3D列印是一種通過逐層添加材料來創建三維物體的製造過程,3D列印在製造業、醫療和建築等領域使用廣泛。3D列印有著良好的政策環境,為整體市場發展帶來有利影響。以下是2025年3D列印行業分析。
近年來,3D列印市場規模呈現出顯著增長趨勢。根據3D列印行業分析數據顯示,全球增材製造(3D列印)行業在2024年首次突破200億美元大關,達到200.35億美元的銷售額,較上一年增長了11.1%。預計到2028年底,全球3D列印市場規模將達到571億美元。在全球範圍內,3D列印市場競爭也十分激烈,涉及眾多知名企業,如3D Systems、Stratasys、Markforged、Desktop Metal等。這些企業在技術研發、市場拓展、品牌建設等方面展開激烈競爭,推動了整個行業的快速發展。
《2025-2030年全球及中國3D列印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2024年中國3D列印市場規模達到415億元。與此同時,我國3D列印設備正在加速「出海」。產業鏈的蓬勃發展,亦吸引了眾多資本的青睞。今年以來截至目前,我國3D列印領域投融資規模總額已超過15億元,同比增長40%,多家企業市值屢創新高。行業一級股權投融資熱度高漲。小米科技有限責任公司、華為技術有限公司等紛紛選擇進軍3D列印產業。
政府對3D列印產業的支持力度持續加大,為行業的發展提供了有力保障。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鼓勵企業加大研發投入,推動技術創新和產業升級。政府還通過設立專項基金、提供稅收優惠等措施,降低企業的創新成本,激發市場活力。這些政策的實施,不僅促進了3D列印技術的快速發展,還推動了相關產業鏈的完善,為行業的可持續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當前我國3D列印行業滲透率不到0.1%,仍處於產業化早期,未來有望成長為千億級別行業(假設滲透率3%-5%),市場規模或保持快速增長。「空天需求」或是「十四五」期間行業發展的主推力,醫療/齒科、模具有望貢獻可觀增量。考慮到現在行業集中度相對較低,當前建議跟蹤產業化進程,把握行業增長和龍頭擴張機遇。
3D列印技術在航空航天領域的應用日益廣泛,特別是在製造發動機部件和太空飛行器結構件方面。通過3D列印技術,可以實現輕量化和高強度的需求,滿足複雜結構件的製造要求。在航空航天領域,3D列印技術的滲透率相對較高。
3D列印行業分析指出在醫療行業,3D列印技術的應用也日益廣泛。通過3D列印技術,可以製造個性化的醫療器械和人工器官,滿足不同患者的特殊需求。例如,仿真的人造骨骼和病理模型可以幫助醫生進行手術模擬和預演,從而提高手術的精準度和安全性。
總體來說,儘管3D列印在一些行業的滲透率已經開始上升,但整體上仍處於逐步滲透階段,隨著技術的進步和應用場景的擴大,預計未來幾年3D列印將在更多領域中占據更重要的位置。
更多3D列印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3D列印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