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電動自行車安全技術規範》強制性國家標準(簡稱新國標)開始正式實施。當天,在由中國輕工業聯合會指導、中國自行車協會主辦的「2019中國電動自行車產業高峰論壇」上,相關政府部門負責人、企業管理者和業內專家就相關話題深入探討。
電動自行車產業得到了長足發展。數據顯示,2018年電動自行車產量為3277.6萬輛,同比增長5.8%。480家規模以上企業累計完成主營業務收入758.8億元,同比增長8.2%;實現利潤33.7億元,同比增長5.7%。
但是,安全性始終是困擾行業健康發展的關鍵問題。不少電動自行車變得越來越大、越來越重、越來越快,部分指標超出了老國標。這些「超標車」安全性能差,交通安全隱患大。此外,由於部分電動自行車防火阻燃性能較差,引發的火災事故也迅速增長。
2018年5月份,電動自行車新國標出台,全面提升了安全標準。比如,將最高時速由20公里提高到25公里,將電機功率從240瓦提高到400瓦,等等。
新國標實施影響最大的就是電動自行車車主和生產企業。對於「超標車」來說,按照新國標,在過渡期內一律要安裝臨時標識方可上路行駛。對於過渡期的設置,各地規定略有不同,一般在3年至7年之間。過渡期結束後,「超標車」將報廢處理,也可折價置換符合新國標的電動車。
對於電動自行車生產企業來說,挑戰更大,首先就是成本增加了。江蘇新日電動車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王晨陽舉例說,按照新國標,電動自行車採用鉛酸電池很難達到重量上的要求,必須採用鋰電池,這意味著成本會上升。
此外,3C認證也是一個不小的挑戰。從今年4月15日起,未取得3C認證的電動自行車將不得生產、銷售。因此,各大企業加大了認證力度。「目前認證情況基本平穩,但未達到最佳狀態。
新國標實施是行業進入「重質量、強基礎、樹品牌」新階段的重要標誌。業內人士認為,實施新國標有望助行業走出低價競爭,進入技術競爭新階段。比如,用同樣重量的電池,哪個品牌的車能跑得更遠,就體現出了技術差異。
「在新國標下,行業會更加規範、健康發展,這對有品質理念、管理規範的企業是難得機遇。同時,也有利於與國際標準更好地接軌,打開國際市場大門。」周超說。
數據顯示,2018年電動自行車出口量達187.7萬輛,同比增長10.4%;出口額為7.9億美元,同比增長14.6%。目前,我國電動自行車出口量占總產量比重依然較低,潛力仍有待挖掘。
不少業內人士也對如何落實新國標提出了建議。王晨陽表示,「希望在新國標框架之下,生產企業、經銷商、交通管理部門等都能公平、嚴格地執行相關標準,創造有利市場競爭的環境,這才有助於行業規範、良性、有序發展」。
浙江省自行車電動車行業協會理事長陳建龍也表示,希望相關部門為電動自行車行業發展營造較為穩定的政策環境,使企業有明確方向,把握住行業發展新機遇。
更多電動自行車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電動自行車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