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報告大廳![登錄] [註冊]
您當前的位置:報告大廳首頁 >> 行業資訊 >> 34家上市藥企銷售費用占比超50% 中藥企業居多

34家上市藥企銷售費用占比超50% 中藥企業居多

2019-01-01 09:12:49 報告大廳(www.chinabgao.com) 字號: T| T
分享到:
分享到:

  目前,A股上市的293家醫藥生物企業中,除了*ST長生之外,已全部發布了2018年年度報告,新京報記者根據同花順提供的數據盤點後發現,有34家企業的銷售費用占營收比超過50%,其中有15家為中藥企業,其次為生物製藥企業(10家)和化學製藥企業(9家)。銷售費用占比前五位的是國農科技、靈康藥業、龍津藥業、大理藥業、哈三聯,分別為73.84%、72.78%、72.21%、67.48%和66.10%。

  銷售費用占比排名前五十位半數為中藥企業

  以銷售費用數額多少進行排名,花費最多的前五位分別為上海醫藥、復星醫藥、步長製藥、華潤三九及恆瑞醫藥。儘管上海醫藥銷售費用的數額最高,為110.58億元,但其占營收比只有6.95%。步長製藥的銷售費用為80.36億元,排在第三位,但其占營收比達到了58.81%,是這五家企業中唯一超過50%的企業。

  而從銷售費用占營收比排名來看,前50位的企業中,有25家為中藥企業,包括龍津藥業、大理藥業等。其中,龍津藥業2018年銷售費用為2.43億元,占比高達72.21%;其次為大理藥業,2018年銷售費用為2.71億元,占比達67.48%。

  「中藥注射劑為主的企業,受限制輔助用藥政策的影響,業績下滑非常明顯,如大理藥業、龍津藥業等,企業的壓力非常大。」北京鼎臣醫藥管理諮詢中心創始人史立臣指出,在政策頻出的2018年,中藥領域業績下降速度更快,分化更為嚴重。國家雖然在鼓勵中藥行業發展,但在公立醫療機構,實際上是在限制中藥行業發展,首先控制輔助用藥,很多中藥沒有進入臨床路徑,在醫保控費方面,中藥產品首當其衝被擠壓出去,給企業的銷售帶來非常大的壓力。加上兩票制的影響,企業銷售模式轉變,造成了銷售費用上漲。

更多中藥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中藥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

(本文著作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書面許可,請勿轉載)
報告
研究報告
分析報告
市場研究報告
市場調查報告
投資諮詢
商業計劃書
項目可行性報告
項目申請報告
資金申請報告
ipo諮詢
ipo一體化方案
ipo細分市場研究
募投項目可行性研究
ipo財務輔導
市場調研
專項定製調研
市場進入調研
競爭對手調研
消費者調研
數據中心
產量數據
行業數據
進出口數據
宏觀數據
購買幫助
訂購流程
常見問題
支付方式
聯繫客服
售後保障
售後條款
實力鑑證
版權聲明
投訴與舉報
官方微信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