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報告大廳![登錄] [註冊]
您當前的位置:報告大廳首頁 >> 行業資訊 >> 醫保控費後中成藥重新洗牌 供不應求是漲價主因

醫保控費後中成藥重新洗牌 供不應求是漲價主因

2019-01-01 09:55:09 報告大廳(www.chinabgao.com) 字號: T| T
分享到:
分享到:

  國內較大規模中藥材市場,藥材在一個月前開始漲價,主要集中在用量較大的品種當中,漲價幅度在20%-40%左右。中藥材漲價導致藥企成本上升,一些藥企將不得不上調終端產品價格,未來一些中成藥或將迎來漲價。

  醫保控費後中成藥重新洗牌

  自國家版輔助用藥目錄籌備起,業內一直預測,中藥或成為此次輔助用藥監控的重點。雖然目前國家版輔助用藥目錄還未出台,靴子還未落地,但是業內均憂心受近年來中藥注射劑不良反應事件帶來的影響,或導致其在此次輔助用藥目錄中受傷最多。

  部分省市已經發布的輔助用藥目錄也印證了這個猜想,從青島發布的重點監控藥品目錄就可看出,以丹參川芎嗪注射液為代表的多個中藥注射液已被列入其中。

  雖然藥占比將中藥飲片排除在外,一定程度上促進了中藥飲片的發展,但對於中成藥、中藥注射劑等,形勢依然嚴峻。而逃過一劫的中藥飲片,由於近年來「炒藥」和質量標準不一的問題,也一直被行業內外所詬病。

  在6月1日由中國醫藥工業信息中心、天府中藥城聯合主辦的的「2019年中國中醫藥產業創新大會」上,中國中藥協會副會長劉張林表示近兩年來中成藥使用下降37%,「引起中成藥下滑的主要原因是醫保,還有隨之而來的疊加效應」。

  醫療保障局就這麼多錢,需要保障全民健康,導致臨床醫生必須選擇最有療效的。如果療效不行,中成藥可能在未來遭受滑鐵盧。事實上,中醫藥行業自2015年起便面臨政策和輿論兩方面的壓力,「醫保控費和政策、指導原則的不明朗,都使行業產生了迷茫和焦慮。在現階段而言,中藥需要加強毒理、藥理研究,從而推動中藥創新藥物的研發,已成為學界和業界共識。

醫保控費後中成藥重新洗牌

  供不應求是漲價主因

  中藥材漲價讓一些採購商措手不及,他們開始觀望,至於這撥中藥材為什麼要漲價,商戶向記者透露了原因。在河北安國中藥材交易市場記者看到,雖然是上午交易時間,但這裡冷冷清清,商戶三三兩兩在一起聊天。他們告訴記者,由於中藥材漲價剛剛啟動,一些採購商還在觀望,來採購的寥寥無幾。

  來自湖南的王先生是這裡為數不多的一位採購商,他表示,他採購的鬱金從月初到現在漲了50%了,所以他準備多買些。他告訴記者,漲價也是賺那麼多,不漲也賺那麼多,就打算高進高出,低進低出。

  商戶普遍表示,這撥漲價,不同品種漲價原因各不相同。比如上漲了30%左右的川芎、薏仁,是由於原產地產量減少,從而導致供不應求,價格上漲。

  而像有清利濕熱功效的海金沙、主治降血脂的鬱金等中藥材,眼下正是產新的季節, 由於新貨是陸續產出,並且需要一定的時間晾曬、清洗,所以此時新貨最緊俏,有時供應不足就會造成貨源的斷檔。河北安國中藥材交易市場商戶表示,產量小就有商家收購,從而帶動價格上漲。

  而天然牛黃這樣的貴細藥材,三年內價格從10萬元左右一公斤到50萬元,主要就在於它的稀缺性。天然牛黃來自於病牛體內的膽結石,健康牛不會產生,因此產量極低,有一部分來自進口,而近年來進口量也在減少,國內的產量也極不穩定。

  專業人士表示,黃牛由以前的屠宰期36個月,改成18個月了。小牛產的量就小了,1萬頭牛能出400克。現在牛黃的主要生產是用來製作安宮牛黃丸,需求增加多。

  中藥材質量追溯服務平台的建立,有利於提升全省中藥材種植基地提升技術水平和管理能力,實現平台上的產業鏈整合提升;有利於指導中藥材種植基地和農戶實行規模化、規範化種植,從源頭上保障中藥材質量;有利於改革完善中藥註冊管理,確保藥品質量安全。


更多中成藥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中成藥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

(本文著作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書面許可,請勿轉載)
報告
研究報告
分析報告
市場研究報告
市場調查報告
投資諮詢
商業計劃書
項目可行性報告
項目申請報告
資金申請報告
ipo諮詢
ipo一體化方案
ipo細分市場研究
募投項目可行性研究
ipo財務輔導
市場調研
專項定製調研
市場進入調研
競爭對手調研
消費者調研
數據中心
產量數據
行業數據
進出口數據
宏觀數據
購買幫助
訂購流程
常見問題
支付方式
聯繫客服
售後保障
售後條款
實力鑑證
版權聲明
投訴與舉報
官方微信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