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鋼材通常可分為鋼結構用鋼和鋼筋混凝土結構用鋼筋。鋼結構用鋼主要有普通碳素結構鋼和低合金結構鋼。品種有型鋼、鋼管和鋼筋。型鋼中有角鋼、工字鋼和槽鋼。
按加工方法可分為:熱軋鋼筋、熱處理鋼筋、冷拉鋼筋、冷拔低碳鋼絲和鋼絞線管;按表面形狀可分為光面鋼筋和螺紋;按鋼材品種可分為低碳鋼、中碳鋼、高碳鋼和合金鋼等。
我國鋼筋的消費市場主要集中於地產和基建等建築業領域。自2012年來,我國經濟逐步進入由高速增長向中高速增長轉變的「新常態」,建築業和地產業投資從高點逐步回落,預示著鋼筋消費也將逐步下降。
截止2020年12月份,我國鋼筋產量為2358.0萬噸,同比增長6.4%;1-12月累計產量為26639.1萬噸,同比增長5.1%。
12月份,我國中厚寬鋼帶產量為1566.6萬噸,同比增長17.4%;1-12月累計產量為17046.1萬噸,同比增長12.2%。
12月份,我國線材(盤條)產量為1468.4萬噸,同比增長10.1%;1-12月累計產量為16655.6噸,同比增長6.4%。
12月份,我國鐵礦石原礦產量為7702.1萬噸,同比增長2.0%;1-12月累計產量為86671.7萬噸,同比增長3.7%。
從鋼筋生產區域分布來看,我國鋼筋生產主要分布在華東和華北地區,這兩個地區產量占全國68%。其中江蘇和河北為鋼筋產量最高的兩個省份,其中江蘇年均產量占全國15%以上,河北年均產量占全國11%以上,生產區域分布比較集中。
從鋼筋主要生產企業來看,2020年,沙鋼集團、方大鋼鐵集團、河鋼集團的鋼筋產量位列前三,分別達1106.16萬噸、923.06萬噸、826.28萬噸;其餘前十的企業還有山鋼集團、建龍集團、陝鋼集團、三鋼集團、馬鋼集團、河北敬業集團、首鋼集團,鋼筋產量均在570萬噸以上。
消費情況方面,我國鋼筋的消費市場主要集中於地產和基建等建築業領域。數據顯示,鋼筋表觀消費量在2014年達到峰值,之後開始小幅回落,維持在18%-20%之間。
銷售渠道方面,由於鋼筋主要應用於建築行業,建築項目普遍零散且建築企業一般存在墊資要求並且對細分品種類要求不高,因此鋼筋等建築鋼材比較適合通過貿易商進行分銷。中鋼協統計的2020年重點企業鋼材分銷占比情況顯示,鋼筋是分銷占比最高的鋼材品種。
目前,我國鋼筋生產企業在鋼筋產品抗震性、耐腐蝕性、耐低溫性等功能性技術研發與應用方面已經取得了突破,但隨著建築環境的複雜和標準不斷提升,鋼筋功能性提升仍然有巨大的空間,也是鋼筋產品轉型升級的重要方向。
長遠來看,受益裝配式建築快速發展以及國家對基建持續加碼,國內鋼筋需求有望持續穩步提升。隨著勞動力成本日益上升,國家對基礎設施以及其他建築質量的要求日益嚴格,傳統落後的工人手工加工為主的鋼筋逐步淘汰,採用自動化加工工藝取代手工及半自動加工工藝成為未來趨勢。
更多鋼筋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鋼筋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