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高企、需求低迷、價格戰蔓延,2022年以來水泥行業量價雙減,效益大幅下滑,在2022年3月至5月旺季落空背景下,下半年能否如期走出淡季,進入傳統金九銀十。上周全國P.O42.5散裝水泥均價443.16元/噸,環比上漲0.38%。多個省份推漲水泥價格,8月重慶主城及渝西北地區連續推漲三輪,累計通知漲幅130-140元/噸左右;內蒙古8月以來市場累計通知漲幅超200元/噸,但實際落實幅度低於通知幅度。
業內反饋,近日部分地區水泥價格上漲主要受錯峰生產力度加大供應趨緊、煤價上漲推高水泥成本等因素影響。大宗商品報價平台數據顯示,2021年11月水泥參考價漲至680元/噸後,水泥價格便持續震盪下行,6月下旬下探至383元/噸。截至9月5日,水泥參考價報394元/噸,月內上漲1.03%,同比下降20.61%,年內下滑30.26%。
9月2日,全國水泥價格指數145.98,同比下滑5.01%,較去年11月高位,降超30%。在成本壓力下,部分地區水泥企業價格上漲意願強烈,但需求疲軟不足以支撐水泥價格大幅上漲,預計短期內水泥價格小幅上漲,但整體趨穩,且2022年旺季整體需求不及往年同期。
受水泥價格下滑、銷售不及預期等因素影響,水泥行業上市公司上半年整體業績不佳。但從二季度看,25家水泥行業上市公司中有18家淨利潤環比增長。下游基建、地產開工率回升,水泥需求有所恢復。
2022-2027年中國水泥行業專項調研及投資前景調查研究分析報告指出,上半年25家水泥行業上市公司共實現營業收入2565.83億元,相比上年同期的2257.79億元增長13.64%;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約為211.86億元,相比上年同期的271.57億元下降21.99%。
海螺水泥、金隅集團、冀東水泥、華新水泥、西部建設等公司上半年營業收入均超百億元。上半年,海螺水泥實現營業收入562.76億元,同比下降30.06%;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約為98.4億元,同比下降34.26%。受原煤和外購電價格上漲影響,燃料及動力成本上升39.42%。
2022年上半年,全國水泥市場總體呈現「需求收縮、庫存上升、價格探底、成本高位、效益下滑」的運行特徵。作為水泥行業的重要下游產業,2022年上半年房地產行業景氣度不佳,導致水泥需求走低,水泥企業面臨去庫存壓力。
分季度來看,在25家水泥行業上市公司中,18家第二季度業績環比好轉。天山股份、冀東水泥、金隅集團、祁連山、寧夏建材、西部建設等9家水泥企業第二季度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比一季度均增加超過1億元。
上半年,冀東水泥實現營業收入約168.45億元,同比增長3.24%;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約為11.41億元,同比下降7.08%。其中,一季度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約為虧損2.33億元。冀東水泥表示,上半年水泥需求明顯弱於往年同期水平,全國水泥市場平均價格持續下跌。公司是北方最大的水泥產業集團,熟料產能達到1.1億噸,水泥產能達到1.76億噸。上半年,公司銷售水泥熟料3843萬噸,同比下降19.94%。
4月中下旬以來,水泥銷量明顯好轉,供給端行業自律達到高度共識,行業生態較為健康。金隅集團2022年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約550.33億元,同比下降4.64%;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約為18.36億元,同比下降3.99%。其中,2022年一季度,公司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約2.76億元。
上半年,金隅集團水泥及熟料銷量3843萬噸,同比下降20%。其中,水泥銷量3482萬噸,熟料銷量361萬噸;水泥及熟料業務綜合毛利率為22.98%,同比降低4.89個百分點。在地產開發及運營板塊方面,上半年,公司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64.4億元,同比下降13.5%;實現利潤13.3億元,同比下降17.8%。
煤炭上漲拉高水泥產業成本,2022年水泥價格持續下跌後,多地價格已降至低位。當下,省內水泥價格基本已降至低位,部分已虧損。國內水泥市場需求受高溫、颱風天氣,以及部分地區疫情復發影響,繼續呈疲軟狀態,企業出貨率大體保持在5-8成水平,價格出現震盪調整走勢。
以上就是水泥行業的大致介紹了,如需進一步了解更多相關行業資訊可點擊中國報告大廳進行查閱。
更多水泥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水泥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