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碳酸二甲酯行業技術已基本成熟,生產工藝主要包括五種:光氣法、甲醇氧化羰化法、酯交換法、尿素醇解法、二氧化碳直接氧化法。其中光氣法已基本淘汰,二氧化碳直接氧化法尚處於基礎研究階段。
碳酸二甲酯是一種有機化合物,化學式為C3H6O3,是一種低毒、環保性能優異、用途廣泛的化工原料,是一種重要的有機合成中間體,分子結構中含有羰基、甲基和甲氧基等官能團,具有多種反應性能,在生產中具有使用安全、方便、污染少、容易運輸等特點。
代替光氣作羰基化劑:光氣雖然反應活性較高,但是它的劇毒和高腐蝕性副產物使其面臨巨大的環保壓力,因此將會逐漸被淘汰;而DMC具有類似的親核反應中心,當DMC的羰基受到親核攻擊時,醯基-氧鍵斷裂,形成羰基化合物,副產物為甲醇,因此DMC可以代替光氣成為一種安全的反應試劑合成碳酸衍生物,如氨基甲酸酯類農藥、聚碳酸酯、異氰酸酯等,其中聚碳酸酯將是DMC需求量最大的領域,據預測2005年80%以上的DMC將用於生產聚碳酸酯。
代替硫酸二甲酯作甲基化劑:由於與光氣類似的原因,硫酸二甲酯也面臨被淘汰的壓力,而DMC的甲基碳受到親核攻擊時,其烷基-氧鍵斷裂,同樣生成甲基化產品,而且使用DMC比硫酸二甲酯反應收率更高、工藝更簡單。主要用途包括合成有機中間體、醫藥產品、農藥產品等。
低毒溶劑:DMC具有優良的溶解性能,其熔、沸點範圍窄,表面張力大,粘度低,介質介電常數小,同時具有較高的蒸發溫度和較快的蒸發速度,因此可以作為低毒溶劑用於塗料工業和醫藥行業。
截至2021年,我國碳酸二甲酯產能107.6萬噸/年。其中山東石大勝華化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12.5萬噸/年;東營海科和山東維爾斯化工分別為6萬噸/年;銅陵金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9萬噸;重慶東能碳酸二甲酯產能7萬噸。
目前,我國碳酸二甲酯主要的合成路線有三種: 酯交換法、甲醇氧化羰基化法以及尿素醇解法,其中酯交換法又分為環氧乙烷酯交換法和環氧丙烷酯交換法。從目前主要工藝路線生產成本看,環氧丙烷酯交換法由於環氧丙烷高價位使得其生產成本最高,同時副產物丙二醇很難達到醫藥級標準,存在丙二醇副產品消化的問題,容易限制環氧丙烷工藝路線的擴張。
綜合來看,我國碳酸二甲酯的技術還是非常多的,每個製作方法針對的領域都是不同的,預測2022年碳酸二甲酯市場需求僅為5.66萬噸。
更多碳酸二甲酯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碳酸二甲酯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