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甘膦又稱草干膦、膦甘酸、鎮草寧或農達,是一種內吸傳導型廣譜滅生性的有機磷除草劑。草甘膦主要施用於耐草甘膦的轉基因玉米、大豆、棉花等作物,還可施用於果園、桑園、茶園、道路和林業等非耕地除草及稻田等少耕或免耕作物種植。
由於百草枯毒性較大,目前全球已有20多個國家禁止了百草枯的使用。2016年7月1日起,國內全面禁止了百草枯產品的使用和流通,僅保留企業產品出口。國內百草枯的逐步停止使用將為草甘膦等低毒高效產品讓出市場空間,有利於草甘膦產品的需求增長。
草甘膦作為全球最大的農藥單品,在過去五六年都沒有新增產能供給,整個行業處於供需緊平衡狀態。草甘膦市場分析提到從長期來看,國家推動農業發展的利好政策下,2022年草甘膦市場有望繼續景氣向好。一方面草甘膦新增產能有限,供需維持緊平衡;另一方面上游原材料價格的高位運行支撐草甘膦價格繼續向上。
草甘膦主要是被農民使用,而大部分農民文化知識水平比較低,造成了草甘膦的盲目濫用。對於草甘膦引起的問題應該不僅關注草甘膦本身的毒性大小,更應該將其毒性與環境等外在因素的影響結合起來。針對草甘膦的問題還需要進一步去研究,今後草甘膦研究也將成為研究領域的一個重點,讓更多的人分享科研成果,儘量避免因科技研究對人類造成傷害。
近十年來,我國草甘膦產量雖有波動,但總體呈增長態勢,尤其是轉基因種植政策在國內得以放寬,對草甘膦的需求量進一步提升,刺激草甘膦產量增長。草甘膦市場分析數據顯示2016-2020年我國草甘膦產量維持在50萬噸以上,2020年的產量達55.29萬噸,為近十年來的最高值。
草甘膦市場分析指出如今,中國已經成為世界農藥供應鏈中重要的一環,農藥出口基本覆蓋全球農藥市場,涉及180多個國家和地區,出口總量占中國農藥總產量的60%左右。近年來,中國農藥原藥出口數量占比遞減,附加值較高的製劑產品比重不斷攀升,出口數量增速較快。
綜上所述看來草甘膦近些年得到很好的發展,我國的草甘膦產量也保持著上漲的態勢,轉基因種植政策的放寬給草甘膦帶來了不少的需求空間。
更多草甘膦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草甘膦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