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OLED產業生產的主流以AMOLED與PMOLED為主。PMOLED技術十分成熟,但受限於發光型態與材料特性,大型化與全彩化不易,因此多以Player等小型裝置為主。AMOLED的崛起則在2009年之後,隨著韓國廠商對於AMOLED面板技術的大量投資,特別是Samsung Mobile Display(SMD)大量採用AMOLED面板至旗下自有品牌的手機當中,挾品牌威力,大幅度提高了AMOLED面板的出貨與營收表現。
我國OLED行業隨著技術的發展與突破,在OLED(有機發光顯示)技術上有了長足的進步,OLED產業是指有機半導體材料在電場作用下發光的技術,是目前公認最具有發展前景的新型顯示技術之一,也是國際上新型顯示領域的一個競爭熱點。
數據顯示,2015-2021年我國OLED有機材料市場規模呈現上漲趨勢。2021年我國OLED有機材料市場規模為33.6億元,預計2025年市場規模將達到109億元,2021-2025年CAGR為34.2%,其中國產供應鏈將呈現更高的增速。
同時,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市場需求的持續擴大,對高解析度、低能耗的新型顯示產品的需求相應增長,OLED的高解析度和低能耗特點,使得其成為智慧型手機屏的合適選擇。目前AMOLED面板成本比TFTLCD面板高10-20%。
隨著AMOLED面板良品率的迅速提升,預計在未來兩年內,AMOLED手機面板的生產成本將有望低於LCD面板。隨著AMOLED手機面板生產成本的降低,OLED的出貨量占比會逐漸提升,行業市場規模進一步擴大。
目前,OLED材料主要包括兩部分:發光材料和基礎材料,兩者占OLED螢幕物料成本的30%左右。OLED發光材料主要包括紅光主體/客體材料、綠光主體/客體材料、藍光主體/客體材料等。OLED通用材料,主要包括電子傳輸層ETL、電子注入層EIL、空穴注入層HIL、空穴傳輸層HTL、空穴阻擋層HBL、電子阻擋層EBL等,隨著器件結構的優化,材料的種類在不斷變多。
展望2022年,在我國極力發掘新型顯示產業下,我國的OLED行業發展將加速,預計給OLED產業鏈的上游OLED晶片產業帶來很大的市場消費量。
更多OLED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OLED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