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國成立以後,隨著全國鋼鐵產業基礎逐漸恢復,以及行業技術水平的進一步提升,中國特鋼行業發展主要歷經以下五個階段,逐漸從20世紀中期的技術探索階段發展步入當前的高質量發展階段,目前國內特鋼產業的生產技術已達國際中上水平。
從特鋼產業鏈上游來看,廢鋼是唯一可替代鐵礦石的優質原料,近年來我國廢鋼比大幅提升,意味著鐵礦石的部分需求將被廢鋼替代。據統計,2021年我國廢鋼產量和消費量均為2.6億噸,2017-2021年我國廢鋼利用率大幅提升。
從特鋼下游需求情況來看,特鋼的應用領域較普鋼更為高端,需求領域主要為汽車、飛機高鐵、能源以及高端設備製造等領域。汽車、機械製造、電力、石油化工等領域在我國優特鋼消費結構中各占43%、18%、6%、5%。
根據特鋼企業的註冊資本劃分,可分為3個競爭梯隊。其中,註冊資本大於100億元的企業僅有鞍鋼集團、寶鋼特鋼、、東北特殊鋼;註冊資本在50-100億元之間的企業有太鋼集團、南鋼股份、太鋼不銹、中信特鋼等重點企業;其餘、方大特鋼等企業的註冊資本在50億元以下。
中信特鋼持續加大在關鍵材料領域的研發,並取得實質性進展,多個產品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填補國內空白,實現了進口替代。2021年企業重點聚焦高鐵、航天等高端製造領域的特鋼研發。
目前,特鋼品種繁多,參考特鋼行業中的分類,按照低端、中端、高端 和尖端進行劃分,其中尖端包括高溫合金鋼,高端包括工具鋼、模具鋼、電工矽鋼和不鏽鋼,中端包括軸承鋼、齒輪 鋼、彈簧鋼和合金結構鋼,低端包括碳素結構鋼。
2022年2月7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生態環境部發布《關於促進鋼鐵工業高質量發展的指 導意見》,意見第八點指出:要大幅提升鋼鐵供給質量,在航空航天、船舶與海洋工程裝備、能源裝備、先進軌道交 通及汽車、高性能機械、建築等領域持續提高產品實物質量穩定性和一致性,支持鋼鐵企業瞄準下游產業升級與戰略 性新興產業發展方向,重點發展高品質特殊鋼、高端裝備用特種合金鋼、核心基礎零部件用鋼等小批量、多品種關鍵 鋼材,力爭每年突破 5 種左右關鍵鋼鐵新材料,更好滿足市場需求。
綜合來看,我國現在的特崗產量在世界上的占比為20%左右,產品的研華還在繼續當中,將繼續加強自主創新這方面的技術。
更多特鋼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特鋼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