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線教育指的是一種基於網絡的學習行為,是以網絡為介質的教學方式,通過網絡,學員與教師之間開展的教學活動。在國家政策支持、網際網路繁榮發展以及國民受教育意願提升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我國在線教育行業市場需求穩步增長。
數據顯示,2021年我國在線教育用戶規模達3.42億,較2021年3月減少8125萬,占網民整體的34.6%;手機在線教育用戶規模達3.41億,較2021年3月減少7950萬,占手機網民的34.6%。在線教育用戶規模的回落主要是由於二季度各級學校開學複課所致。
疫情將教學場景從線下強制轉換為線上,促使用戶從線下向線上遷移,一定程度上改變了用戶的學習習慣,提升了用戶對在線教育的認知與使用,行業滲透率得以迅速提升,進而大大推動了在線教育行業的發展進程。
新東方、好未來等線下教育機構為保持競爭力、業務擴張和升級、打通產業鏈,通過自建和投資併購的方式入局在線教育;純在線教育創業企業也不斷湧現,在各個細分領域全面開花;BAT、今日頭條等消費網際網路公司看好在線教育行業,依託流量和資金優勢進入市場;此外,移動通信公司、人工智慧科技公司等也藉助自身的渠道、流量、科技等優勢切入不同領域。
國務院、教育部、發改委等多部門都陸續印發了支持、規範在線教育行業的發展政策。尤其是在2021年7月「雙減」靴子落地後,政策著重整頓、監管K12學科培訓機構。
2021年7月23日,我國出台《關於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對於教育培訓機構進行了資質限制和融資限制,政策明確規定,各地不再審批新的面向義務教育階段學生的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現有學科類培訓機構統一登記為非營利性機構;對非學科類培訓機構,各地要區分體育、文化藝術、科技等類別,明確相應主管部門,分類制定標準、嚴格審批。學科類培訓機構一律不得上市融資,嚴禁資本化運作;已違規的,要進行清理整治。
目前,我國在線教育總體上增長穩定。儘管主體K12在線教育規模受雙減影響下降,但隨著用戶在線付費意識逐漸養成以及職業在線教育發展,預計未來3-5年我國在線教育仍將保持增長,2026年將超14000億元。
綜合來看,在國家政策的支持,網際網路發展良好,國民對於教育的重視等因素下,在線教育行業市場需求也將穩定增長,用戶數量也會跟隨著增長。
更多在線教育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在線教育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