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智能手環產業逐步擴大,智能手環成大眾消費新產品。當下,智能手環用戶通過產品記錄日常生活中的鍛鍊、睡眠、部分還有飲食等實時數據,並將這些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起到通過數據指導健康生活的作用。
近些年來,我國政府陸續出台政策法規促進全民健康生活,並將建設健康中國作為政府工作的重要內容之一,與此同時,政府也積極鼓勵支持我國可穿戴設備的發展,直接間接的為我國智能手環行業發展提供了良好都政策環境;技術上,我國物聯網、移動網際網路等技術的快速發展,極大地促進信息技術相關產業的持續進步,為智能手環行業帶來了巨大發展空間;社會環境方面,隨著我國社會的不斷發展,當代人對於健康、飲食、運動等各種生活方面的需求逐漸提高,居民們的消費能力和消費意願也不斷提升,並逐漸延伸至運動、娛樂、保健、旅遊等領域。
人體數據監測是一個長期工程,健康變化是個緩慢波動的數據。智能手環如果能夠將監測數據的精準度大幅提升,能夠對數據進行長期的統計,這些大數據將有很強的預測性,它的商用價值不言而喻。目前來看來現在很多手環等產品並沒有能力搜集這些數據。智能手環硬體廠商若能升級成為擁有醫療數據的大數據服務商,能立刻告知用戶有價值的信息,並堅持這樣做,智能手環將成為不可替代的需求。
智能手環作為運動監測輔助設備的功能定位很清晰,但是由於在手腕上不可能同時佩戴智能手錶與智能手環兩件智能裝備,二者或面臨直接競爭的局面。通常,功能單一的產品必定要展現其專業性。如手環的運動測量指標一定要準確並專業於手錶,才能獲得消費者的青睞。2022-2027年中國智能手環行業市場供需及重點企業投資評估研究分析報告指出,在意向購買的價格段上,購買預算在300元及以上的消費者占63.5%;選擇0~299元價格段的占36.5%,智能手環產品本身集中於百元價格段,因此在智能手環價格的購買上,消費者更傾向於購買高價格段產品。在300元及以上價格帶中,華為則表現更為突出,53.9%的消費者傾向於購買華為;小米則以36.4%的比例位居第二位。華為手環6 Pro、小米手環7 Pro等產品均位於300元及以上價格段。
智能手環自帶的app往往也有運動監測功能,然而它們的數據或者統計場景可能並不專業,智能手環行業如果能結合比較專業的運動軟體比如keep,那手環使用的專業度能通過簡單的軟體互聯實現提升,在技術不斷改善前儘早用其他專業軟體來彌補其不夠專業的缺陷。
雖然各大手機生產商幾乎都推出了自己的智能手環,然而在手機上都只能連接自家推出的專門app,少數智能手環能通過自己的app再將數據同步到微信運動。簡單步數統計的數據共享都頗為麻煩,可見目前智能手環的使用場景十分有限。若能打通智能手環和各種app之間的合作,智能手環強大的監測功能將更有意義。
2022年第三季度智能手環出貨量為1210萬台,同比下滑7.0%。其中智能手錶品類成為第三季度中國大陸市場唯一保持增長的品類,出貨量為340萬台,同比增長16.8%,占據市場份額 28%。細分品類方面,基礎手錶在2022年第三季度出貨量為510萬台,同比下降 7.7%,占據市場份額 40%;智能手環市場出貨量為350萬台,已經連續第八個季度同比下跌,占據市場份額 29%。品牌方面,2022年第三季度中國大陸可穿戴腕帶設備市場中,排名第一的是華為,占據市場份額24%,出貨量為290萬台;小米排名第二,出貨量為260萬台,占據市場份額21.9%;小天才出貨量為120萬台,占據市場份額 9.8%;蘋果以及OPPO分別排名第四和第五,出貨量分別為100萬台以及50萬台,占據市場份額分別為8.6%、4.3%。
智能手環出貨量進一步下降,消費推動智能手環市場新一輪發展。當前,智能手環市場下滑其實是在意料之中的,因為國內消費者更喜歡大屏、功能全面的智能手錶,智能手環除了在價格有優勢外基本上很難與智慧型手機抗衡,所以智能手環整體市場表現有著明顯縮窄。
以上就是智能手環行業的大致介紹了,如需進一步了解更多相關行業資訊可點擊中國報告大廳進行查閱。
更多智能手環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智能手環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