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國能源汽車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指出,2025年開年中國乘用車市場呈現顯著分化態勢,新能源汽車延續強勁增長勢頭,而傳統燃油車則面臨結構性調整壓力。行業數據顯示,2月國內乘用車零售銷量同比增長26%,其中新能源車型貢獻近半壁江山,但燃油車出口與合資品牌份額同步承壓,政策層面呼籲構建"油電同強"發展生態。
在1月同比下降12%的低基數效應下,2025年前兩個月乘用車累計零售317.9萬輛,同比增長1.2%,扭轉年初頹勢。2月單月銷量達138.6萬輛,其中新能源車型貢獻了49.5%的滲透率,零售量突破68.6萬輛,同比增速高達79.7%。自主品牌憑藉新能源戰略實現逆勢增長,當月零售份額突破65%,而合資品牌則出現全線下滑。
市場細分領域呈現新趨勢: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批發占比升至34.8%,較去年同期提高5個百分點;純電動車市場份額微降至59.2%;增程式技術路線占比下降1.3%。這種結構性變化反映了消費者對續航與成本平衡的持續關注,也倒逼企業加速技術研發疊代。
自主品牌通過新能源賽道實現彎道超車,在新能源領域的市占率超過75%,帶動整體零售份額突破60%。反觀合資品牌在傳統燃油車領域遭遇雙重擠壓:一方面面臨本土品牌的電動化替代,另一方面承受海外市場低價競爭壓力,2月銷量同比降幅達18.4%,市場份額跌破30%警戒線。
整車出口數據凸顯明顯分野:新能源車型出口量同比增長67%,主要銷往歐洲與東南亞;而燃油車出口同比下降29%,在拉美和中東市場的價格優勢被新興產車國削弱。數據顯示,自主品牌新能源產品在海外市場的均價較本土售價高34%,展現出品牌溢價能力的提升。
行業分析指出,需建立燃油車與新能源車協同發展機制,在技術創新、基礎設施和市場培育等方面協同發力。當前新能源滲透率突破50%的關鍵節點,既需要鞏固現有優勢領域,也要通過混動技術升級等路徑助力傳統車企轉型。
總結:2025年開年中國汽車市場展現出鮮明的"冰火兩重天"格局。新能源汽車產業以技術創新為驅動實現跨越發展,自主品牌占據主導地位;而燃油車產業鏈正經歷陣痛期,在出口與內需雙重壓力下亟待突破。未來行業發展將取決於政策引導下的技術路線選擇、全球化競爭策略優化以及消費市場的持續激活能力。
更多能源汽車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能源汽車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