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2024年全球紡織貿易格局迎來重要變動。南美市場對進口產品的監管動態持續受到關注,其中阿根廷經濟部近期針對中國產特定類別牛仔布作出的關鍵性裁決,不僅體現了國際貿易救濟機制的運行邏輯,也折射出區域產業鏈調整的深層動因。這一決定將直接影響相關產品在拉美的流通規則,並為紡織出口企業帶來新的市場機遇。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國牛仔布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指出,根據阿根廷經濟部2025年第351號公告顯示,自4月1日起對原產於中國的特定牛仔布取消反傾銷稅徵收措施。此次豁免涉及的織物需滿足嚴格的技術指標:棉含量占比不低於85%或含合成/人造纖維及多色紗線且線圈橫列大於4、每平米重量超200克;或含彈性纖維且單重介於200410克之間的產品。相關商品對應的南共市稅號為5209.49.00和5211.49.00,政策調整即時生效。
追溯至2018年2月,阿根廷曾對中國、巴西及秘魯三國的牛仔布發起反傾銷調查。次年8月作出終裁時,僅對中國產品設定了每米3.23美元的最低出口離岸價限制,若申報價格低於該標準則需補繳差額稅款,這一措施有效期持續至2024年。同期巴西和秘魯同類產品則未被施加任何貿易壁壘。
在政策到期前的2024年8月1日,阿根廷啟動首次日落複審調查以評估是否延續反傾銷措施。此次審查期間維持了零關稅狀態,並最終通過終裁決定終止對中國牛仔布的限制性條款。這一結果表明,涉案產品在市場競爭力、價格結構及產業影響等方面未再構成實質性損害風險。
此次裁決釋放出多重信號:一方面反映阿根廷政府對進口商品監管策略的動態調整,另一方面也凸顯中國紡織企業在技術標準和成本控制方面的優勢。相關數據顯示,取消關稅將直接降低貿易壁壘,預計會對南美市場牛仔布供應鏈產生結構性影響,同時推動中阿雙邊紡織品貿易量增長。
綜上所述,阿根廷終止對中國特定類型牛仔布的反傾銷措施,標誌著兩國在該領域的貿易關係進入新階段。這一決定既遵循了國際貿易救濟程序的規範流程,也體現了對市場公平競爭原則的維護。未來隨著政策紅利釋放,中國紡織企業有望進一步鞏固在拉美市場的份額,同時推動區域產業鏈協同發展的新格局形成。
更多牛仔布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牛仔布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