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2025年3月,我國物流行業延續復甦態勢,多項核心指標實現環比增長。數據顯示,當月物流業景氣指數達到51.5%,較上月提升2.2個百分點,三大區域均處於擴張區間。這一向好趨勢不僅體現在業務總量和新訂單的回升,更反映在供應鏈效率、固定資產投入及就業市場的全面改善中。隨著政策紅利持續釋放與產業協同深化,物流行業正成為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力量。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國物流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指出,3月份業務總量指數為51.5%,環比提升2.2個百分點,其中鐵路運輸業(54.7%)、水上運輸業(46.5%)和航空運輸業均呈現回升態勢。東部地區依託發達的交通網絡優勢保持穩定增長,而中西部區域通過新增物流樞紐布局加速融入全國供應鏈體系,形成多式聯運協同發展的新格局。
新訂單指數達到51.9%,連續兩個月位於擴張區間。從地域分布看,東部和西部地區分別回升0.5個和0.6個百分點,中部地區則以2%的環比增幅領跑全國。值得關注的是,智能設備製造、新能源汽車等先進位造業領域供應鏈一體化需求顯著增加,推動物流服務向全鏈條解決方案升級。
庫存周轉次數指數與設備利用率同步改善,分別達到50.9%和51.2%,表明商品流通速率明顯加快。沿海散貨運輸供需平衡狀態持續優化,鐵路與道路運輸的高效銜接進一步縮短了物流周期。這種效率提升不僅降低了企業運營成本,也增強了產業鏈對市場波動的適應能力。
從業人員指數環比上升0.7個百分點,所有細分行業均實現穩定就業擴容。與此同時,物流業固定資產投資完成額指數回升2.3%,其中中西部地區受益於新增國家物流樞紐布局,成為投資增長的核心區域。企業對未來發展的信心持續增強,業務活動預期指數升至55.2%的較高水平。
隨著《國家物流樞紐布局優化調整方案》落地實施,中西部新增樞紐占增量的六成,交通強國建設重大項目加速推進。這種政策導向有效促進了區域經濟均衡發展,不僅提升了大宗原材料運輸能力,也為新能源、裝備製造等戰略性產業提供了更高效的物流保障。
綜觀當前形勢,我國物流行業正通過需求擴容、效率提升和投資加碼實現多重突破。在東部地區保持引領的同時,中西部依託政策紅利快速補足基礎設施短板,形成全國性物流網絡協同發展的新格局。未來,隨著供應鏈韌性持續增強與區域協調戰略深化,物流業將在支撐實體經濟發展中發揮更大作用。
更多物流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物流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