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近期國際貿易領域圍繞化工產品展開的新一輪博弈引發關注。3月29日,印度商工部宣布啟動一項針對中國產乙萘酚的反傾銷調查,標誌著兩國在該領域的貿易爭端進一步加劇。此次調查涉及具體產品範圍、時間框架及潛在經濟影響均成為市場焦點,反映出全球化工產業競爭格局的持續演變。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國萘酚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指出,印度商工部最新公告顯示,基於國內企業提交的正式申請,決定對原產於中國的乙萘酚展開反傾銷調查。該產品廣泛應用於醫藥、染料及工業化學品生產領域,其貿易動態直接關聯上下游產業鏈的市場穩定性。此次調查旨在評估中國出口是否存在低價傾銷行為,並判定對印度本土產業造成的潛在損害程度。
根據印度海關分類標準,本次調查涵蓋《協調製度》下的29071520項下全部乙萘酚產品,以及29071510項下的部分相關化工品。這一分類細化明確了調查對象的技術邊界,為後續數據收集和分析提供了法律依據。值得注意的是,此類產品的進出口數據將直接影響最終裁決結果。
傾銷調查期設定為2023年10月1日至2024年9月30日,而損害調查則追溯至更長時段:涵蓋20212022財年、20222023財年、20232024財年以及上述傾銷期。這種時間跨度設計旨在全面評估中國出口對印度市場長期競爭環境的影響,確保調查結論具備充分數據支撐。
此次反傾銷行動可能引發多方面連鎖反應:一方面,若最終裁定存在傾銷行為,印度或對中國乙萘酚加征關稅,短期內將壓縮中國出口企業的利潤空間;另一方面,長期來看,這或將促使中國企業調整供應鏈布局,探索多元化國際市場。此外,調查結果也可能成為其他貿易夥伴效仿的案例,進一步影響全球化工產業格局。
綜上所述,印度對華乙萘酚反傾銷調查不僅是兩國經貿關係中的具體個案,更是國際化工市場競爭加劇的縮影。隨著調查程序推進,相關企業需密切關注後續裁決動向,並積極應對潛在貿易壁壘帶來的挑戰。此次事件也凸顯出,在全球化背景下,維護公平貿易環境與保障產業競爭力之間的平衡始終是各國政策制定的核心議題。
更多萘酚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萘酚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