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4月7日A股遭遇劇烈震盪,三大指數集體重挫。滬指單日下跌7.34%跌破3100點,深成指跌幅達9.66%,創業板指暴跌12.5%創下歷史最大單日跌幅。市場情緒極度悲觀下超5200隻個股收跌,2900餘股觸及跌停板,兩市成交額激增至1.59萬億元。在外部環境持續承壓背景下,農業、黃金及戰略資源等具備政策對沖屬性的板塊成為焦點,機構建議關注結構性機會。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國農產品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指出,反制關稅政策顯著提升了農產品的戰略價值。針對關鍵物資產能保護和種源自主可控的政策導向,種植產業鏈直接受益於外部衝擊下的供需調整。玉米、大豆等主要農作物價格中樞存在上行動力,直接利好種業研發與規模化種植企業。同時,農產品加工環節將通過成本轉嫁機制獲得結構性盈利空間,形成從田間到餐桌的全產業鏈機會。
在系統性風險釋放階段,銀行業憑藉低估值特徵和穩定的息差結構展現出較強抗跌能力。歷史數據顯示,在歷次貿易摩擦加劇時期,銀行股往往因避險需求獲得超額收益。當前行業動態市盈率處於近五年低位,疊加國有大行6%以上的股息率優勢,為投資者提供安全邊際。儘管2025年一季度營收增速承壓已計入預期,但資產質量改善趨勢未改,板塊估值修復行情可期。
全球貨幣政策分化疊加地緣衝突加劇背景下,黃金作為終極貨幣屬性持續獲得資金追捧。國際金價突破3000美元/盎司後形成強支撐位,各國央行增持力度不減強化長期看漲邏輯。國內方面,針對關鍵稀有金屬的出口管制政策(如中重稀土元素)直接推動資源定價權重塑,鋱、鏑等稀缺品種海外溢價效應將向A股傳導。具備完整產業鏈布局的黃金與稀土企業有望實現估值業績雙擊。
總結展望:
在外部風險事件衝擊下,市場結構性機會集中在具有政策對沖屬性及戰略價值的核心資產領域。農業板塊受益於關稅反制帶來的價格彈性,銀行股憑藉防禦特性成為震盪市中的壓艙石,而黃金與稀土等資源品則依託全球避險需求實現價值重估。投資者需緊密跟蹤政策動向,在風險釋放過程中把握具備安全邊際和成長確定性的細分賽道。
更多農產品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農產品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