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市場監管總局(國家標準委)近日正式批准發布《智能家用電器的語音交互技術第1部分:通用要求》國家標準,該標準將於2025年9月1日起實施。作為國內首個針對智能家電語音交互功能制定的技術規範,這一標準從頂層設計出發,覆蓋產品設計、安全防護、功能實現及用戶指引等全鏈條環節,旨在為行業提供統一技術依據,助力智能家電市場規範化發展。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國家電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指出,標準明確要求智能家電需合理規劃傳聲器和揚聲器的物理布局,並建議通過隔音、降噪、減震及防塵等處理優化硬體性能。此舉不僅提升語音交互的拾音清晰度,還能減少外部噪音干擾,在複雜家居環境中保障用戶指令的精準識別與反饋。
針對用戶關切的數據安全問題,標準規定智能家電需支持分級權限管理功能,確保不同家庭成員可按需設置操作權限。同時要求語音指令執行必須在預設的安全閾值內運行,並嚴格禁止採集與產品功能無關的用戶數據。通過技術約束和規則限制,有效降低隱私泄露風險。
標準對核心語音交互能力提出具體量化要求:需具備語音喚醒、識別、語義理解及實時提示等基礎功能,並明確揚聲器聲壓級、喚醒成功率不低於95%以及響應時間不超過1.5秒的硬性參數。這些指標為廠商研發提供了可衡量的技術基準,推動產品從"能用"向"好用"轉變。
為保障消費者知情權和使用便利性,標準強制要求設備在啟用語音交互功能時提供可視化提示(如指示燈或圖標),並在機身標註專屬標識。同時規定說明書必須包含功能操作指南及最大拾音距離等關鍵信息,幫助用戶快速掌握產品特性。
該國家標準的出台標誌著我國智能家電產業正式邁入"技術有標可依、質量有標可控"的新階段。通過系統性規範語音交互全流程環節,既為技術創新劃定安全邊界,又為行業競爭建立公平賽道。未來隨著標準落地實施,消費者將享受到更穩定可靠的產品服務,而企業也將藉助規範化發展實現技術疊代與市場擴容的良性循環,共同推動智能家居生態持續健康發展。
更多家電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家電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