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報告大廳![登錄] [註冊]
您當前的位置:報告大廳首頁 >> 行業資訊 >> 2017年家電市場價格持續上漲 技術和管理創新創造利潤空間

2017年家電市場價格持續上漲 技術和管理創新創造利潤空間

2017-01-01 10:06:07 報告大廳(www.chinabgao.com) 字號: T| T
分享到:
分享到:

  2017年,受制於去年連續幾個月的原材料價格上漲,猴尾雞頭的家電市場價格出現一輪持續上漲。由此還驚動國家發改委提前出手「告誡家電廠商不能亂漲價、聯盟漲價」。但在春節期間,家電漲價的趨勢仍十分嚴峻。曾經的春節促銷已經變為了春節漲價,節後,家電產品價格可能還將繼續上漲。對此,家電企業該如何應對?漲價潮又會持續多久呢?

  現狀:家電產品普漲

  春節後,許多家電產品齊漲價,既小米宣布紅米4系列零售價格上調100元後,魅族也剛對魅藍Note5的32GB版本上調了100元。事實上,事實上,從去年年底開始,家電都在陸續提價。

  2016年11月25日,樂視電視40英寸、43英寸、50英寸、55英寸部分機型每台價格再度上調100元,65英寸部分機型每台價格上調300元;26日,美的空調發布漲價通知,每台價格將上漲50元~200元不等;格力空調宣布自2016年12月19日起每台上漲50元~100元不等;志高空調通知自2016年12月起空調價格上漲2%,1月再上漲2%;日立家用中央空調通知從2017年1月1日起實施調價,平均上調10%……除了空調、電視機,在冰箱企業中,海爾、海信、美菱、奧馬等企業早些時候已悄然提價。還有一些熱水器企業也對整機提價5%~10%。

  根據各大家電品牌釋放的漲價信號,業內人士分析,目前小屏彩電基本已經漲完價,平均每台電視價格上浮100元~200元。緊跟著,50寸以上的大屏彩電漲幅加大。

  冰洗類家電,TCL、海爾品牌的產品在去年已漲價,三星、LG等品牌將會在3月之前陸續上漲。冰洗類的價格漲幅大概在5~10個點左右。線上的商品平均每件價格上浮100元~200元。

  空調類家電,受銅、鋁、鋼、塑料等原材料大幅上漲、物流與安裝成本上升,空調價格開始上漲。大部分品牌一月份普遍價格將上漲,整體上漲幅度達到5%~8%;廚衛品類只有海爾、AO史密斯明確了漲價時間,其餘品牌均通報了漲價趨勢,暫未確定具體調價時間。

2017年家電市場價格持續上漲 技術和管理創新創造利潤空間

  原因:原材料、人工成本、物流費用上漲「三箭齊發」

  是什麼原因讓家電漲價?多位業內人士表示,家電漲價主要受大宗材料價格持續上漲、物流費用上漲等因素影響,以及人工成本不斷增加,特別是原材料上漲,讓家電生產企業無法承受。

  據了解,家電行業的原材料主要為鋼板、銅、鋁、與石油相關塑料顆粒、發泡料等大宗原材料,這些原材料都在漲價,尤其是鋼材價格今年最高日漲幅可達300元/噸,截至目前已經累計漲幅200%以上。同時,家電產品製造常用的銅、鋁、塑膠等原材料價格也都全線上漲,這將會導致成品最終5-15%的價格上漲,而且以以往經驗來看,此次大宗商品價格從上漲到回落周期最少在一年以上。

  除了原材料上漲之外,因新的超限超載運輸車輛處罰標導致的商品物流成本上漲也不容忽視。據了解,在修訂後的處罰標準中規定,「每超載1噸最高罰款500元」——比原有標準高了好幾倍,由於違法成本的上升,司機們都不敢繼續超高超載,而這又將導致運費上漲30%以上。

  原材料上漲、物流運費上漲再加上近些年人力成本的上漲,各行業商品漲價不可避免,再加上各種流通環節的折損及其他等因素,最終家電產品到終端消費者購買時價格漲幅最少20%-30%,已有業內發出不容樂觀的預測:此次家電產品漲價周期至少半年以上,短期內很難回落。

  對於漲價,當前很多家電企業的主要糾結在於:這一輪因為主要原材料的暴漲,引發的經營成本壓力,到底是長期局面,還是短期局面?

  如果是短期行為,一些大中型家電們可能還可以扛一下,不選擇傳遞到下游商家的供貨價,因為保持經營穩定很重要;如果是長期行為,所有廠家都需未雨綢繆,考慮怎麼更合理地上調供貨價,避免引發市場不必要波動。

  企業:如何應對漲價?

  面對這一挑戰,中國企業應該做到以下幾點:

  1、重視技術研發,做強核心競爭力。華為為啥那麼牛?人家在研發上捨得花錢,僅2016年一年研發投入就高達606億元。這在中國很少有企業能做到。

  2、精細管理,擴大利潤空間。同樣人工都是這麼貴,有的企業賺錢有的企業賠錢,區別就在於生產管理對成本的把控。而隨著技術的進步,引進機器人,提高自動化水平也有利於降低生產成本。

  3、關注產品品質,提高市場吸引力。日本的馬桶蓋、電飯煲為什麼被中國人瘋搶,歸根結底是產品品質優良。中國企業要實現升級,就必須撕掉粗製濫造的標籤,培養工匠精神。

  不得不承認,過去幾十年,中國製造業的發展是建立在高能耗、高污染和擁有大量廉價勞動力的基礎上,我們為之付出了環境、健康甚至生命等慘痛代價。當人口紅利消失,環保和法規得以嚴格貫徹,中國企業要想生存下去,就要擺脫粗放、低端的經營方式,實現轉型升級。

  2017年家電行業漲價潮並未褪去,企業除了成本控制外還得生產更高科技含量、更受市場歡迎的產品,通過技術和管理的創新,謀求更大的利潤空間,這樣或許能拯救水深火熱中的家電企業。

  消費者:到底還要漲多久?

  對於普通消費者來說,最關心的就是家電價格是否還會繼續漲下去。業內人士認為,雖然成本推升終端價格上漲,但大幅漲價趨勢料難以延續:2016年年底,各大白電廠商動作頻頻,漲價幅度在5%~15%。發改委曾在1月份召開告誡會,意在穩定終端零售價格,引導企業通過內部管理降低成本。因此,預計未來白電產品大幅漲價的趨勢難以持續。

  家電行業分析師則認為,從目前來看,家電是否繼續漲價還不好判斷。從事家電銷售行業十餘年的黃濤認為,從歷年來看,家電價格一般是上半年低於下半年,這次年前連續調價已經基本到位,年後預計不會再進行大幅調整。對此,業內人士支招,目前很多賣場都有保價措施,消費者可以先買下電器,只要沒發貨,隨時可以退。如果購買後,產品價格調低了,可以隨時退還差價。

更多家電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家電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

(本文著作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書面許可,請勿轉載)
報告
研究報告
分析報告
市場研究報告
市場調查報告
投資諮詢
商業計劃書
項目可行性報告
項目申請報告
資金申請報告
ipo諮詢
ipo一體化方案
ipo細分市場研究
募投項目可行性研究
ipo財務輔導
市場調研
專項定製調研
市場進入調研
競爭對手調研
消費者調研
數據中心
產量數據
行業數據
進出口數據
宏觀數據
購買幫助
訂購流程
常見問題
支付方式
聯繫客服
售後保障
售後條款
實力鑑證
版權聲明
投訴與舉報
官方微信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