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4月11日早盤,國際黃金市場迎來歷史性時刻:現貨黃金突破3200美元/盎司大關,COMEX期貨更一度觸及3240美元/盎司高位。伴隨金價飆升,全球金飾零售價格同步突破千元大關,A股與港股貴金屬板塊集體爆發,黃金ETF漲幅超9%。市場分析指出,地緣衝突加劇、貨幣政策轉向及央行購金潮三重因素共振,正推動黃金進入新一輪超級周期。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國黃金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指出,受俄烏局勢持續僵持及中東地區緊張態勢影響,全球投資者加速湧入黃金市場尋求安全資產。4月11日早盤數據顯示,現貨黃金突破3200美元/盎司關鍵阻力位,COMEX黃金期貨更創下3240美元/盎司新紀錄。國內金飾價格同步刷新歷史峰值,周大福、周六福等品牌足金飾品售價已突破990元/克,部分產品達到1010元/克水平。市場避險資金通過ETF渠道大量湧入,多隻黃金ETF單日漲幅超3%,黃金股票ETF基金更飆升9%。
美聯儲降息預期的提前升溫成為重要推手。當前市場普遍預計2025年前將出現50100個基點的降息空間,這與歷史規律顯示的"每降息25基點可帶動黃金ETF增持60噸"形成共振效應。利率下行疊加美元貶值預期,進一步強化了黃金作為抗通脹資產的配置價值。分析指出,當前金價上漲已突破傳統驅動邏輯,反映出市場對全球經濟硬著陸風險的深度擔憂。
中國人民銀行連續第五個月增持黃金儲備,截至3月末持有量達7370萬盎司,儘管單月增幅收窄至9萬盎司。這一趨勢與全球"去美元化"進程高度契合,亞洲新興經濟體正通過增加黃金儲備優化外匯資產結構。市場預測顯示,2025年各國央行購金需求或達到每月70噸水平,較歷史均值顯著提升40%。這種系統性配置行為為金價提供了長期支撐。
國內金飾零售端價格突破千元門檻引發消費關注,黃金積存業務迎來結構性調整。光大銀行將黃金定投起購金額從700元上調至1000元,中國銀行年內兩次提高認購起點至750元。商業銀行通過設置更高參與門檻,既響應監管強化金融產品風險管理的要求,也反映了對金價劇烈波動的謹慎態度。上海黃金交易所已提示會員單位做好風險預案,強調投資者需理性控制倉位。
對於金價上行空間,市場出現顯著分化。部分分析認為技術面支撐強勁,若維持當前漲勢可能在年底前觸及35004000美元區間;但也有觀點警告當前估值已包含過度樂觀預期,需警惕高位回調風險。從歷史周期看,黃金價格突破每500美元關口所需時間呈現加速趨勢,這種非線性上漲特徵既顯示避險需求的迫切性,也暗示市場情緒可能處於過熱狀態。
總結來看,黃金市場正經歷多重驅動因素交織的複雜階段。地緣政治衝突、貨幣政策調整與央行儲備戰略共同構成核心支撐,而零售端價格傳導和金融產品結構調整則反映行業風險管理升級。儘管短期技術指標顯示上行動能仍在延續,但投資者需警惕高波動性帶來的尾部風險。金價走勢最終將取決於全球經濟復甦進程、美元信用體系演變以及地緣衝突的實質性進展這三個關鍵變量的動態平衡。
更多黃金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黃金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