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2025年7月23日至26日,一場聚焦全球低空經濟發展的重要盛事——國際低空經濟博覽會將在上海國家會展中心舉辦。這場由多方合作打造的行業盛會,將以展覽、論壇、對接等多元化形式,推動低空技術與應用場景深度融合,為城市治理、民生服務及產業升級注入新動能。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國無人機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指出,中國民用機場協會與上海國家會展中心簽署合作協議,共同發布《低空經濟基礎設施體系框架研究報告》,為全球行業提供系統性解決方案。博覽會將通過政策研討、項目簽約、技術展示等環節,加速產業鏈上下遊資源整合,推動智慧起降設施規劃、安全監管體系完善等關鍵領域突破。數據顯示,浙江省紹興市越城區作為試點區域已建成全省首個低空經濟綜合服務中心,並布局全域無人機機庫網絡,落地全國首批AS700載人飛艇及城市物流航線,簽約項目總投資超270億元。
博覽會設置包括技術創新、場景應用、安全監管等在內的六大核心展區。其中,"低空經濟基礎設施展區"將集中呈現空域管理數位化系統、智慧起降平台以及智能反制設備集群等前沿技術成果。eVTOL(電動垂直起降飛行器)、無人機物流運輸網絡等創新載體將在展會上實景演示,展現未來城市空中交通的多元可能性。
低空安全領域企業將展示基於AI推演的軌跡預測系統和智能決策平台,此類技術已在杭州亞運會等大型活動場景中完成驗證。通過構建數字孿生監管模型,可實現對低空飛行器的動態監控與風險預警,為城市治理提供精準數據支持。相關設備在保障公共安全的同時,也將推動應急救援、物流配送等領域效率提升。
參展企業涵蓋無人機研發製造、通航服務及配套解決方案提供商,大疆生態、極客橋等頭部企業將攜最新產品亮相。同期舉辦的國家級賽事與路演活動,為中小企業搭建技術轉化平台。紹興"512"起降設施網和"522"產業體系的實踐案例表明,低空經濟與實體經濟結合可催生顯著經濟效益,加速區域產業升級。
博覽會不僅聚集國內外院士專家探討空域管理等核心議題,更通過標準制定和項目合作推動技術出海。從智慧起降基礎設施到安全防護系統,中國在低空領域的創新實踐將為國際同行提供參考模板,助力構建開放共享的全球產業生態。
本次博覽會標誌著我國低空經濟進入規模化發展新階段。通過政策協同、技術創新與場景落地的三重驅動,無人機物流、城市空中交通等應用將加速融入社會運轉體系。隨著基礎設施網絡不斷完善和安全監管能力提升,低空經濟有望成為激活區域經濟活力、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戰略支點,在智慧城市、應急保障等多個維度釋放巨大價值潛力。
更多無人機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無人機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