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2023年以來,我國家電市場呈現顯著回暖趨勢,以舊換新政策與地方性補貼措施形成合力,有效激活了居民大宗消費需求。數據顯示,截至4月8日,全國12大類家電以舊換新產品累計銷售超3570萬台,帶動銷售額突破千億元規模。這一數據不僅折射出家電消費市場的強勁復甦動能,更凸顯政策引導與產業升級的協同效應正在重塑行業格局。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十五五家電行業發展研究與產業戰略規劃分析預測報告》指出,今年以來,家電以舊換新政策範圍從8大類擴展至12大類,涵蓋空調、冰箱、洗衣機等傳統品類及新興智能設備。商務部數據顯示,前四個月通過該政策完成的家電銷售達3570.9萬台,銷售額累計實現1247.4億元,同比增長顯著。政策覆蓋品類的擴容不僅滿足了消費者對多樣化產品的需求,更推動企業加速布局綠色節能、智能化升級賽道。
專家指出,家電消費兼具民生屬性與產業鏈帶動效應,其需求端直接關聯居民生活質量提升,供給端則聯動上下游數千家製造企業和物流服務網絡,成為擴內需戰略的重要抓手。
各地結合實際出台細化措施,著力破解以舊換新中的痛點問題。湖南省將更多本地特色產品納入補貼目錄,並優化申領流程;廣西通過鼓勵企業疊加優惠、提供「一站式」上門服務等方式降低消費者參與門檻;上海、山西等地設立國補服務站,實現從產品體驗到拆舊回收的全流程閉環管理。
這些舉措有效解決了過去存在的政策落地慢、回收渠道不暢等問題,例如北京市民小李通過新政策購買3台空調時,在品牌直降、政府補貼與商場優惠疊加下節省了1900餘元。這種「政策+市場」聯動模式顯著提升了消費者獲得感。
家電以舊換新的持續火熱,源於政策補貼的乘數效應。消費者在享受直接讓利的同時,剩餘資金可用於其他消費需求;企業通過更新疊代擴大市場份額;產業鏈上下游則因需求釋放獲得新增長空間。這種良性循環推動行業向綠色節能方向轉型:數據顯示,2023年14月高能效家電銷售占比同比提升超15%。
專家分析指出,疊加補貼使終端售價降低約20%,大幅降低了居民消費升級門檻,而政策的長期延續性為市場注入穩定預期。
保持當前家電消費增長態勢,需在三方面持續發力:一是通過延長補貼周期、擴大覆蓋品類強化政策連續性;二是完善廢舊電器回收網絡,提升安裝維修等後端服務質量;三是鼓勵企業加大研發投入,加速推出契合市場需求的智能化、場景化產品。
業內人士強調,以舊換新已從短期刺激轉向長效機制建設,未來需進一步打通「生產消費回收」全鏈條,推動家電產業在綠色轉型中實現高質量發展。
總結
2023年家電市場的亮眼表現印證了政策引導與消費需求升級的共振效應。通過擴大補貼範圍、創新服務模式和強化產業鏈協同,以舊換新不僅成為提振消費的核心抓手,更驅動行業向智能化、低碳化加速轉型。隨著相關措施的持續深化,家電消費有望在擴內需中發揮更大作用,並為經濟結構優化注入持久動能。
更多家電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家電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