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開篇綜述)隨著20242025年供暖季圓滿結束,中國燃氣以創新實踐與堅實行動,在寒潮頻發的考驗中完成了一場覆蓋近6000萬戶家庭的天然氣保供攻堅戰。通過構建政企協同、科技賦能、民生優先、應急響應四位一體的保障體系,累計輸送超120億立方米清潔能源,實現安全供應零事故、服務承諾全兌現,彰顯了能源央企在保障民生需求中的核心作用。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國燃氣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指出,面對華北地區"氣代煤"主戰場的嚴峻挑戰,中國燃氣依託屬地政府支持建立雙重保障機制。通過簽訂23.5億立方米天然氣長協合同,實現採暖季靜態用氣全覆蓋,並儲備煤層氣、LNG等調峰資源作為應急補充。在價格調控方面,與全國多省市政府簽署150餘份保供協議,其中華北地區簽約率突破99%,有效緩解購銷倒掛壓力。這一創新模式獲得國家發改委高度認可,形成可複製的"河北經驗"並在多地推廣。
數位化轉型為中國燃氣構築起智慧保供防線。覆蓋85%場站與76%管網節點的智能監測系統,實現全天候動態監管。華北區域通過雷射巡檢排查18萬公里管線,精準修復570處泄漏點;西北地區運用SCADA系統實時抓取1200餘項運行數據,將調壓設備故障率降低60%。華東LNG接收站依託6座儲罐儲備6.7億立方米應急氣源,形成"5分鐘響應、30分鐘調度"的快速反應機制。
以用戶需求為導向的服務體系貫穿保供全程。通過24小時客服坐席、"春節不打烊"營業廳等舉措,累計處理諮詢200萬次,完成106萬戶入戶安檢。針對農村地區實施"暖心工程",為300萬用戶提供壁掛爐檢修服務,覆蓋98%的"氣代煤"村莊。安全宣教創新採用"村廣播+短視頻"模式,在河北、河南等地發放宣傳資料127萬份,並為特殊群體提供5000餘次上門安檢服務。
面對極端天氣考驗,中國燃氣啟動三級應急機制,超5萬名員工春節堅守崗位。在20℃嚴寒中,內蒙古維搶隊連續36小時完成217戶供氣恢復;黑龍江佳木斯團隊啟用LNG速供車,在暴雪封路期間保障47萬居民用氣需求。華南區域依託LNG調峰站抵禦罕見低溫,確保珠三角地區工商業與民生雙穩定,兌現"零斷供"承諾。
(總結)從資源統籌到科技護航,從服務創新到應急攻堅,中國燃氣通過23年保供實踐構建起完整的能源保障體系。這場冬季戰役不僅驗證了"氣源+協議""監測+預警"等機制的實效性,更展現了企業以民生為本的社會責任擔當。未來將繼續深化全鏈條安全網建設,在守護萬家溫暖中踐行造福社會的初心使命。
更多燃氣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燃氣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