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2024年,大唐發電、國電電力、華電國際和華能國際四大電力央企交出亮眼成績單。儘管宏觀經濟環境複雜多變,四家企業通過成本控制、電價優化及新能源布局,在淨利潤實現顯著增長的同時,合計派現超百億,展現了電力行業穩定回報的特性。與此同時,其業績增長與營收增速分化、季度利潤波動等現象也反映出行業轉型中的結構性調整。
儘管利潤大幅增長,但除大唐發電外,其餘三家均出現營收下滑。國電電力營收1791.82億元(1%),華能國際2455.51億元(3.48%),華電國際1129.94億元(3.57%)。成本端的顯著改善成為利潤增長主因,如大唐發電燃料成本同比下降5.64%,華能國際火電售電單位燃料成本降低8%。但電價下行壓力(四家企業平均上網電價降幅在2%5%區間)與營收規模收縮形成鮮明對比,折射出電力企業需平衡保供責任與市場化競爭的雙重挑戰。
2024年動力煤價格同比顯著回落,長協煤均價701元/噸(降13元),現貨價862元/噸(降118元)。受益於此,華電國際入爐標煤單價965.16元/噸,國電電力降至922元/噸。燃料成本占營業成本比重下降直接推高利潤空間,如大唐發電燃料費用減少5.64億,華能國際單位售電燃料成本降低300元至292元/兆瓦時。
低碳轉型成效顯著:大唐發電清潔能源占比達40.37%(+2.62個百分點),國電電力新能源裝機占比升至33.19%,華能國際清潔電源占比提升至35.82%。儘管華電國際仍以燃煤為主(占78.15%),但其燃氣與水電比重較上年有所增加。企業正通過關停落後煤電機組、布局風光儲一體化項目等方式,推動發電結構向綠色低碳轉型。
2024年上網電價普降,大唐發電單價451.4元/兆瓦時(3%),華能國際結算價494.26元(2.85%)。面對電價市場化改革壓力,企業開始探索多元收益渠道。例如通過「三改聯動」提升火電機組靈活性,在調峰服務、輔助市場獲得額外收入;同時依託新能源項目開發綜合能源服務,實現從單純發電向能源服務商的角色轉變。
總結而言,四大電力央企在2024年展現出強勁的盈利修復能力與股東回報意願。燃料成本下降、低碳轉型加速成為核心驅動力,但電價下行和營收增速放緩也提示行業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未來企業需持續優化電源結構,在保供與減排間尋求平衡,同時通過技術創新與商業模式創新拓展利潤增長空間。高分紅政策不僅增強投資者信心,更彰顯了電力作為國民經濟「穩定器」的獨特價值。
更多發電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發電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