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近期,全球可可市場迎來積極信號,期貨價格顯著上漲,達到兩周多以來的最高水平。這一漲勢主要得益於關鍵加工數據超出預期,顯示出全球需求並未如市場擔憂般大幅下滑。與此同時,美元走低也為大宗商品價格提供了支撐,但貿易風險仍對市場構成潛在威脅。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中國可可產業運行態勢及投資規劃深度研究報告》指出,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歐洲、亞洲和北美市場第一季度的可可豆研磨量降幅均小於分析師預期。這一結果緩解了市場對高價抑制需求的擔憂,成為推動可可期貨價格上漲的重要因素。紐約交易最活躍的合約價格漲幅高達7.1%,延續了上周四3.6%的漲勢。這一數據表明,儘管可可價格處於高位,但全球需求仍保持相對穩定。
美元近期走弱也為可可等大宗商品價格提供了支撐。周一,追蹤美元兌一籃子全球貨幣的指數跌至15個月低點。美元貶值通常會使以美元計價的大宗商品對國際買家更具吸引力,從而推高價格。然而,市場對關稅和全球貿易戰的擔憂仍然存在,這可能對未來的需求產生負面影響。
過去一年,全球可可供應狀況有所改善,尤其是來自西非的供應增加,緩解了加工商的原料短缺問題。美國交易所倉庫的庫存也升至去年10月底以來的最高水平。然而,市場對惡劣天氣可能影響象牙海岸中季作物收成的擔憂依然存在。此外,持續的需求可能會對仍在從去年創紀錄的供應缺口中恢復的供應造成進一步壓力。
由於貿易風險加劇,對沖基金近期將可可的看漲押注削減至兩年低點。這一舉動反映出市場對全球需求疲軟的預期,也導致可可價格從去年的歷史高點回落。儘管如此,加工數據的積極表現和美元走低等因素仍為市場注入了新的動力。
總結
總體來看,可可期貨價格的上漲反映了市場對全球需求回暖的樂觀情緒。加工數據超預期和美元走低是推動價格上漲的主要因素,但貿易風險和供應不確定性仍對市場構成挑戰。未來,可可價格的走勢將取決於需求、供應以及宏觀經濟環境的綜合影響。
更多可可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可可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