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今年以來,小金屬市場表現亮眼,銻、鉍、鈷等品種價格大幅上漲,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銻價累計漲幅高達90%,創下歷史新高,而鈷、銦、鎵等其他小金屬也因全球供應緊張價格飆升。這一輪價格上漲的背後,是供需錯配、地緣博弈以及下游需求擴張等多重因素的共同作用。上市公司紛紛加快資源儲備和產能擴張,以應對市場變化,推動業績增長。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國金屬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指出,近期小金屬價格的上漲,主要源於供需錯配的加劇。從供應端來看,全球小金屬產量在過去十多年間顯著下滑,而需求端則持續擴張,導致供需失衡格局愈發明顯。以銻為例,礦端的多重擾動導致銻精礦原料短缺,疊加環保督察對冶煉端產能的影響,國內銻錠和氧化銻產量大幅下降。與此同時,銻作為光伏玻璃澄清劑的剛需元素,受益於光伏行業的快速發展,需求持續增長。數據顯示,2023年光伏玻璃用銻量達到3.42萬噸,較2021年的1.09萬噸大幅提升,光伏領域的需求增量成為銻行業結構性變化的主要驅動因素。
鈷價同樣因剛果金限制出口而迎來爆發式上漲,業內人士預計年內鈷價仍有上行趨勢。此外,銦、鎵等其他小金屬也因全球供應緊張價格大漲,進一步加劇了市場的供需失衡。
在小金屬價格持續攀升的背景下,相關上市公司業績表現亮眼。2024年,洛陽鉬業實現營收2130.29億元,同比增長14.37%;淨利潤135.32億元,同比增長64.03%,以135億元的淨利潤規模領跑行業。金鉬股份、廈門鎢業、錫業股份分別實現淨利潤29.83億元、17.4億元和14.44億元。騰遠鈷業預計2024年淨利潤同比增長61.08%至109.48%。
為應對市場需求,上市公司紛紛加快產能擴張。金鉬股份表示,公司2024年全面釋放產線產能,產量創新高。鉬礦資源作為不可再生資源,儲量有限,但在鋼鐵、光伏、風電、核能等領域有著廣泛應用。洛陽鉬業則提出新一輪銅產能擴張計劃,推進TFM三期和KFM二期開發,目標實現年產80萬噸至100萬噸銅。2024年,公司銅、鈷、鈮、磷產量均創歷史新高,其中銅產量達65.02萬噸,同比增長55%,首次躋身全球前十大銅生產商。
面對小金屬需求的快速增長,上市公司積極搶抓機遇,加快資源儲備和產業鏈布局。金鉬股份表示,公司以自有鉬礦資源為核心,推動高附加值鉬材智造和鉬基新材料研發,構建全球化貿易網絡,提升產業鏈價值流轉效率。洛陽鉬業則通過穩產、增產策略,2025年一季度銅、鈷、鈮產品產量同比分別增加15.65%、20.68%和4.39%,主要經營指標好於預期,實現年度良好開局。
廈門鎢業在機構調研時表示,我國鎢資源長期處於供需緊平衡狀態,未來2至3年全球新增鎢礦有限,預計鎢市場將保持供應偏緊格局。這一趨勢進一步凸顯了資源布局的重要性。
小金屬市場的強勁上漲,反映了供需失衡、地緣博弈和下游需求擴張的複雜影響。銻、鈷等品種價格的持續攀升,推動了相關上市公司業績的顯著增長。面對市場變化,上市公司通過加快產能擴張和資源布局,積極應對挑戰,提升產業鏈價值。未來,隨著全球經濟的復甦和工業需求的增長,小金屬市場或將繼續保持活躍,供需失衡格局或將成為新常態。
更多金屬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金屬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